2.有不少教师对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书,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成绩下降,成绩下降便会“下岗”,将搞科研与提高教学成绩对立起来;还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搞教科研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搞点形式,赶点时髦,以显示办学理念之新而已,所以也不必拾个“棒槌”当作“针”,不必花大力气动真格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存有自卑感,自认为理论水平低,搞科研不知如何入手,担心花了力气也摘不出名堂;还有一些教师的应试教育意识根深蒂固,总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职教研员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认为上好课提高升学率才是真功夫,而搞教育科研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因而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搞科研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受奖晋级或为了应付考核的需要等。
3.教育资源短缺,科研条件差,甚至造成教育理论学习的困难
有些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还没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甚至连基础装备也很落后。由于办学经费紧缺,有些学校连订报刊的钱也没有。有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就是集中学习上级领导的讲话或报告,把这些“讲话”或“报告”奉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至高无上的教改“权威”,至于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形式、方法便无从了解。条件稍微好些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就是念念报刊,看看电视,听听广播,至于网上获取教育资源,或到外地听取专家学术报告、参观学习先进单位的教改经验,或请专家到学校作学术讲座、具体指导教科研工作.那只能是为数不多的学校才能办到的事。这种封闭的环境,匮乏的经费,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信息渠道的不畅,甚至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这就无怪乎他们自认为教育理论水平不高,视科研为高不可攀了。
4.教科研指导上的“纯理论”研究倾向的误导
当前有些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指导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已步入了“纯理论”研究的误区,动辄让中小学教师寻找课题的“理论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还要进行“理论假设”、“概念界定”、“可行性分析”之类;或在选题上不尊重一线教师的选择,而强加给所谓有“创新性”或占据理论“前沿性”的课题。当然,作为课题研究方案这些理论的因素不可或缺,但对于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强调他们所面对的“角色意识”,因为他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他们所需要的是能“立竿见影”的、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或者说他们的教育科研是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不是让教育教学实际服从于“高”“大”“深”的“纯理论”研究框架,让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牵着一线教师的鼻子转。如果这种从上至下的对农村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不改变,这种不切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只能使一线教师对教科研感到无从入手或望而却步,当然也就不能实事求是、从新颖的角度去看问题。既然脱离实际。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教科研就会把生动、新鲜、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第一线教科研引入歧途,这样的教科研当然也就是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甚至还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
5.课题方案设计过大、过空,缺乏可操作性
为求科研的实效性,课题方案的设计尤其要重视对研究内容、方法、步骤、时间等做出设计与安排,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但有些课题在设计、论证时,由于偏重于理论,而对实施步骤及具体操作过程的设计却简单、空泛、大而化之,所以当课题立项后,在开始实施时,就会遇到操作障碍以致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严重地影响了科研的实效性。这又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课题立项只是为了某种目的与需要,至于立项后如何真正地去实施,原来就没有认真考虑过,由于对如何去做的问题无法落实,就只能简单地写几句应付过关。这是一种虚假的科研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二是设计、论证课题方案时,只求选题新颖、理念先进并尽可能占据理论前沿,而严重忽略了课题实施的可操作性及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结果导致课题立项后无法实施或实施不力。这种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纯理论”研究,也必须坚决纠正。三是申报课题前并无研究基础,对项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心中若明若暗,或基本无谱,申报课题时只是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格式依葫芦画瓢地去编造,如此心中无数,何谈动真格地去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搞形式走过场。四是课题的设计还可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知如何选择科研角度和切入点,特别是不会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度去切入,这样在操作的技术层面和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这同样也使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出现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