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与新知识有机结合,理解新知识。在新授课中,新内容与学生头脑里原有知识之间有潜在的距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注意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融合,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三)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获得新的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思维空间;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化学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把握概念的内涵。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初步形成的概念往往是朦胧的。有的学生虽然把概念和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释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比如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中,若借助“化学平衡常数”来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肯定比只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要理解起来深刻的多。
总之,我们教授出来的学生不能只会机械地识记、了解所学知识,应能达到理解、领会直至应用的层次。因此教无定法,教师千万不要原封不动的将教材搬给学生,而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再加工,补充选择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材料,并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主编 王祖浩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3版
2.《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参考书: 主编 王祖浩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 主编 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