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足礼仪故事中的感恩教学
如果说开展主题是我们在感恩教育中的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手段的话,那么,坚守传统感恩教育更是我们不能放手的内容。
我们坚持在孩子中开展《中华礼仪故事》的讲述活动,通过让家长教的过程,使家长得到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在讲的过程中,记住了传统的.礼仪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仔细挖掘、细细品味传统礼仪的感人之处。特别是现在离异家庭较多,很多孩子过早地在心灵中埋下了对他人的怨恨之情。但是,听了《王祥孝母》的故事后,几个大班孩子似懂非懂地告诉老师,要像王祥那样,做个孝子。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名叫王祥的人,他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
可是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于是父亲娶了一位后母,后母不太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的面前说他的不是。于是慢慢地,父亲疏远王祥,不再爱他。有一次后母病了,说好想吃活鲤鱼。可那是寒冬呀,河水结了冰,怎么可能捉到活鲤鱼呢?可怜的小王祥光着脚丫,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酷寒的霜雪出了门。他来到那结冰的河面上,脱下衣服卧在冰面表层。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过了许久,冰融化了,真的跳出两条大鲤鱼。吃了鲤鱼后,后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也慢慢改变了对王祥的看法。
多么感人的故事,后母这样对待王祥,而他却“以德报怨”。故事中王祥的善良让我们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关爱……我们呼吁大家,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像王祥一样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爱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传递。
四、家庭是感恩教育的源泉
感悟了许多,我们会发现感恩教育的起源是在家庭。现在的小家庭基本是三代同住,爷爷奶奶带小孩、买菜烧饭,年轻的爸爸妈妈除了上班就玩游戏、刷微信,教育下一代、操持家务都是老人的事情。爷爷奶奶心有怨言,但为了家庭和睦,也就认了。年轻的爸爸妈妈认为养育子女是老人的事,小孩扔给老人领,小孩的教育也扔给老人,导致孩子都是爷爷奶奶领大的。幼儿园门口经常会上演,小孩子抓爷爷奶奶的脸,对爷爷奶奶又是推又是踢的,有时因为忘了老师交代的事,小孩子就在园门口大闹,逼老人回家拿学具、手帕、玩具。
另外,年轻父母的思想也存在问题。一次,大班的皮大王打了同伴,老师打电话给爸爸,爸爸的回答竟是小孩我不管的,你去找她奶奶。气得老师问他到底孩子是谁生的?没有责任感的人,是谈不上感恩他人的,因为,他体会不到别人对他的好,更不会将心比心,替人分担忧愁和辛苦。
同样,孩子对家里老人不感恩,进入学校对老师也不感恩。有的孩子大班毕业没多久,路上见了老师不打招呼,老师先喊他,回答我不认识你,在一旁的爷爷奶奶倒是打招呼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没什么反应。还有的小年轻,送孩子到学校不问早,孩子也不问老师早。这就是家风。所以,感恩的心不是说说的,是要靠家庭父母、长辈时时教育,代代相传的。
也许有人要说,黄香他有人教吗?他爸爸不是一直在干活吗?说到这儿我们要追究到黄香的奶奶辈,我想黄香的奶奶肯定是个明事理、有家教的,否则就没有环境影响人的说法,更没有家风之说。感恩教育,从幼儿园娃娃抓起,让中华民族礼仪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