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农村发展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提出时,着重强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产城互动等为基本特征,不单是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和生产聚落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过程.[7]也就是说,农村社区的发展本身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统筹需要通过"以城带村"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的提升[8],进而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城镇是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引领力、文化辐射力和社会服务力均在不断增强.而这些力向农村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推动城乡共建、共联和共享,进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镇的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科技、养老等公共资源向农民开放,同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村民使用和获得的均等,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方式.此外,城镇是区域现代文明的聚集地和传播中心,可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交流的公共平台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场所,从而增强农民的新发展理念、传播新文明成果,生成新生产方式,彻底去除封闭、保守、落后的传小农意识,变成真正的"现代人".
当农民转化成现代农民,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农村必然随之转化为现代农村.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之一.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城镇化的推动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发展主体和关注区域有区别而已.城镇化的关注点更多在城市,但同时强调兼顾农村;乡村振兴的关注点在农村,但要同时推动城镇化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要补齐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短板,既为城镇化解决后顾之忧,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城镇化而言,其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推动解决当前大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病,是指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从国际社会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病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如何应对,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提出无疑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乡村振兴有助于促进进城务工人口的回流.农业人口进城的最初动因是经济压力,一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经济呈现出活力,农村与城市呈现均衡发展,农村社会的乡土引力就会发挥作用,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或择业.
其次,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资本下乡.资本下乡就是把城镇工商业所积累的庞大的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吸引到农村去,以解决农村面临的困境.资本下不下乡,并不是政府能够掌控的.资本的运作是一个市场行为,遵循"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规则.乡村振兴可以为资本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出乡村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资本下乡".
最后,乡村振兴倡导工业进村,有助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产业兴旺,在除了传统农村社会的支柱产业---农业实现现代化外,源于城镇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必须进驻农村,这一体系是一种兼具信息化系统的现代产业,能够与现代化农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闭环,形成"产村融合"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二)推动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就地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就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人"的论断,即: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9]第三个一亿人就是指现在还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就地城镇化来彻底解决城镇化的均衡发展问题.
乡村振兴,在推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建立了与城镇化发展一致的目标.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规模的人口进城和人为推动的造城,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即便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仍有近4亿人生活在农村,也还需要解决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本身就是看到社会发展的短板,为真正实现最终的社会现代化而尽早谋划.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原本流向城市的生产要素将向农村回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产业兴村,实现产村融合.同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从政策体制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享受同等对待,城乡融合态势形成.从这一点来看,在主观发展农村的同时,客观上为农村就地城镇化做了铺垫,甚至直接推动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