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财务管理
1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二)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明确。

  在当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虽然是独立的,但是与其他的部门往往处于同一等级,这样就会因为利益或者人际关系的影响而使得内部审计无法完全实现,使得审计部门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其次,在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其最为主要的功能是监督,以总经理或者董事长的意志来对各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审计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工作过多倾注在财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审查上,并不会做出过多的评价和分析,更不会提出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以财务审计方面的查漏补缺为主,所以其会将财务部门当作自己的“敌人”,进而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能得到财务部门的配合,不仅给企业内部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甚至会产生相应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基础,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审计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职业化的审计人员成为一种新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很多审计人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即便有的企业有审计部门,但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审计管理机制,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而且就大多审计人员而言,并没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进而在审计风险发生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

  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我们很多国有企业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内部审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审计,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一些相应的检查。这就导致企业的领导对于内部审计没有充分的认识,进而没有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为此,内部审计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进而无法有效地去执行相应的内容。少数企业自私自利,工作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在审计过程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审计应有的作用。就企业的监督体系而言,一般都是由企业的内部人员担任,这就容易形成利益的共同体,进而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既有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和审计人员的不足。为此,企业要想更好地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首先,必须要在思想上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高度的重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权限,对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审计环境,才能够使内部审计有更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其次,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审计制度,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执行监督方式。为此,企业要想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就要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并且这一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较高的权限,对于企业的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有效地控制,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提出相关的建议,统筹企业的发展。同时,应该以轮岗制度来规范企业审计人员,还可以聘请外部会计师来协助企业的审计,从而使审计师的独立性得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缺陷可以被克服。

  (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首先,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建立在控制环境基础上的,而人作为控制环境的主体,不仅是主要的执行者,还是审计管理机制的制定者和完善者。由此可见,对人的控制是建立在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上的;其次,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发展。因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紧密联系的。审计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可以使员工更好地了解审计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进而使审计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其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能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为此,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立以领导为主其他人员积极参与的学习管理机制,通过后期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进而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的监督,进而更好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10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