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制订工作标准。领导者要规划长期发展的远景,确立近期的奋斗目标。管理层要集结群体的智慧,基于校情,围绕目标,以师生为本,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教务、科研、安全等工作提出质量要求,制订可操作的工作标准。
2.要落实监督评价。学校实施效能管理,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公正透明的奖惩制度,就难有出色的工作绩效。学校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合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监督机制(自我管理+民主监督),正确发挥监督与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3.要讲究轻重缓急。学校实施效能管理的过程中,有时也要讲究“轻重急缓”,甚至可以“抓大放小”,不必在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管理层做事要看大原则,先处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务,甚至可以集中火力“猛攻”,否则团队的精力容易分散,一旦迷失努力的方向,创造力也会逐渐枯竭。
三、要激发潜能,刚柔相济,三治并举,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1.要激活职工潜能。学校在实施效能管理时,要把握教工情绪的“晴雨表”,发挥良好人际关系蕴藏的正能量,尊重教工、理解教工、关心教工,使其确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信任,形成“向心力”,以满腔热诚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也要深入、细致、持久地开展师德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工作,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2.要刚性人本相济。学校实施的效能管理应该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服务人的现代管理,要在刚性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之中融入柔性的“人本化”管理,坚持以师生为本,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一方面,学校要广开言路、广纳群谏,与时俱进地修订规章制度,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学校要凸显教职工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激发人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对学校工作进行审议和监督,全面实行“民主监督体制”,衡量管理目标的达到率,客观评价学校的管理效能。
3.要法德情相得益彰。学校实施效能管理必须依法治校,但在法治过程中也要注意发挥出德治与情治的作用。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层要时时、事事、处处率先垂范;要换位思考,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以不同的目标去培养和评价不同层次的教师,让教师人尽其才,显露身手,尝试成功,体验幸福感。当法治、德治、情治三治并举,领导者与管理层就能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使法入心,让法导行,法、德、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管理效能也总持续平稳在高位状态。 浅谈现代学校管理走向人性化的策略论文 篇7
一、学校管理团队执行力
通俗地说,执行力就是将目标化为结果的能力。在学校中,管理团队指的是所有行政干部、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统称,是学校的核心员工。那么,可以这样定义:学校管理团队执行力是指整个管理团队带领全校教职工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愿景化为现实结果的能力。这个结果表现为学校发展持续、办学声誉良好、文化氛围浓厚、办学质量优异和师生共同成长。从这个角度出发,管理团队执行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落实各项工作的关键。
二、影响因素
作为一个组织,学校与现代管理学中定义的组织最大区别在于: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就是说,最高权限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并不在校长手中,更明白的说法是,老师是政府聘请的,领政府的工资。此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便在学校,干部只升不降、工资只增不减也是一种公认的正确做法。因此,在研究学校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时,必须剔除绩效奖罚和庸者去职这两大利器。在学校系统中,影响管理团队执行力强弱的因素是顶层建设、校园文化、工作机制和干部素质。在上述几个影响因素中,干部素质是基础,工作机制是保障,校园文化是核心,顶层建设是关键。
干部素质和工作机制是显性的,是容易引起校长注意并大力建设的因素,它们对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猛烈但短暂,属于治标因素,这是因为一旦诱因缺失或条件变化,执行力会随之起伏,如,干部队伍有较大变动时,那么,整体素养就得重新评估。而校园文化和顶层建设是隐性的,是不容易引起校长关注又发挥巨大作用的因素,它们对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温和但持久,属于治本因素。这是因为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只要有共同的精神依赖、价值认同、目标追求和行为准则,那么,每个人都会发挥最大潜能为这个组织服务,体现出来就是团队的执行力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