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当下,随着赏识教育的出现,传统的对惩罚教育受到质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班主任教育工作论文范文,下文主要分析什么是赏识教育、它对班主任工作有什么作用、班主任如何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等问题,欢迎阅读参考。
一、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存在很多的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周弘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孙振山提出"赏识教育是指教师认识并赏识学生才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学者认为"赏识教育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即用赏识的态度看待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和认识学生的才能及特长,重视并加以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在众多观点中,笔者更认同周弘老师的观点: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把对受教育者的爱具体化,是教育者尊重学生个性人格,用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重塑形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2.赏识教育的特征。第一,赏识教育具有针对性。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能够承认差异并且尊重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注意因材施教。第二,赏识教育具有整体性。赏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水平,适用于所有学生。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起着协调的作用,协调学生发展中不和谐的地方,从局部协调到整体协调,从个体提高到整体提高。第三,赏识教育具有激励性。赏识教育就是要激励学生,抓住学生的优点及长处,运用鼓励、激励的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其潜能或者潜力,增强学生信心,使其能够自我肯定。第四,赏识教育具有主体性。赏识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做对的事情、做好的事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及创造性。赏识教育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班主任掌握好赏识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并能准确自如的运用于班主任工作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更容易更准确找到教育学生的切入点,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班主任工作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意义。第一,有助于班主任转化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或长处,持之以恒的关注问题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的特长或者优势,又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劣势或不足,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并尽力弥补,帮助他们重塑形象,使之思想、行为都得以转化,树立很强的自信心。
第二,有助于激发班干部管理班级事务的工作热情和为班级服务的积极性。班主任在工作中,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协助和配合班主任工作,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也培养了班干部管理能力。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来自于每个学生自觉的内心动力。
班主任在运用赏识教育,赞赏鼓励学生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肯定、树立信心、团结合作,凝聚在一起的动力源。第四,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保护学生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让他们感觉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充满希望的,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使其更加积极向上。第五,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立性和耐挫力。不论是优等生、后进生还是问题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都有能够激发出来的'潜能。因此,班主任运用赏识教育,鼓励、激发和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赏识教育的运用有助于教育者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的本质。班主任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其重塑形象,激发潜能,善用其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乃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