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1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关键词:包装材料、纸、塑料、金属、玻璃、多功能性、一致性、环保性、安全性

  包装应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与氧气、水蒸汽等发生反应。包装还应方便食品的贮存运输,并为消费者提供有关该产品的信息,促进销售。包装在增加食品货架期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包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一: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1. 食品包装的作用及对材料的要求

  1.1高阻隔性: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品质和货架寿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食品包装用复合材料将继续朝着高阻隔方向发展。[1]

  1.2高透明性: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不但应具有在货架期内保护食品的作用,同时也应具有展示内装食品的作用,即让消费者所见即所得。铝塑复合类包装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包装。但其不透明的特点却给消费者观察内装物带来很多不便,从而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购买信心。

  1.3高耐热性:耐热性复合包装材料除了满足常规蒸煮杀菌的要求

  (120℃、10min~20min)外,越来越多的加热即食食品(尤其是微波食品)也是其走俏的原因之一。微波炉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在高温下使用不显著变形、 破损,内容物(添加剂)不挥发,尤其是微波炉的加热特性,不允许包装材料中含有金属材料,这样,就限制了以铝箔为中间层、高阻隔性塑料PA、PET 为外层,PE、 PP 为内层的蒸煮袋的使用。所以,微波食品包装现在多使用以PP、无机物填充PP的多层复合材料及结晶聚酯(CPET)片材制得的包装容器。

  1.4轻便性:根据4R1D的原则,复合包装材料也应向减量化方向发展。 很多实例表明复合包装需要用掉比普通包装更多的材料,最终使得包装变得 “身材臃肿”, 增加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 如何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复合包材的用量已经成为包装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例如,在薄膜上镀覆SiO2(氧化硅)后制得的所谓镀覆薄膜,其阻隔性能不逊于多层铝塑复合薄膜,而重量却比后者轻得多。

  1.5方便回收性:塑料材料的回收复用是大势所趋,软塑复合包装材料也不例外。 人们在享受着美味食品的同时不应忽视其包装废弃物如何处置。 由于复合材料基本上是多层不同材质层合或共挤而成,层间结合力大,不易分开,因此给回收利用造成了很大困难。

  1.6抗菌性:抗菌性包装材料是对塑料包装材料赋予一定的抗菌性能, 从而在食品储藏期间抑制或杀死包装内部的有害微生物,延长食品货架寿命。利用最新表面涂层技术,在塑料包装薄膜上加涂一层防腐材料,用以替代食品中添加 的防腐剂,进一步提高食品包装安全。

  2.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下面要求:(1)包装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很多加工食品要求包装有高阻隔性。例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阻异味性。而像果品、蔬菜类的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透过性。(2)良好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强度、耐冲击强度、容器的耐内压强度、材料的尺寸稳定性、热封合性等。( 3)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包装材料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 4)耐温度:根据生产工艺和贮藏条件的要求, 包装材料应具有适合高温杀菌或低温冷藏等的耐

  温范围。(5)其它:包括印刷适性、光学性能(透明性或阻光性、光泽)、耐气候性等。( 6)符合相关标准和法 规的要求。不同食品对包装材料有不同的保护性要求,设计者应根据食品的性质、贮藏条件、加工工艺等选择具有相应保护功能的材料。[9]

  1.1 保护和保存

  保护和保存食品是其包装最基本的功能,食品从被生产、加工完成后,要经历运输、配送、存放等过程,食品在这个过程在可能会遭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损坏,主要包括物理损坏,化学破坏和生物破坏三个方面[2]。第一,物理损坏是指食物受到外界物体的冲击、摩擦等导致其物理形态发生改变,如鸡蛋被打破、薯片被压碎。第二,化学破坏指的是食物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口感变差甚至变质等。第三,生物破坏,食物若保存不当,会被昆虫、小型啮齿类等动物食用、污染或者是微生物滋生,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食品的包装必须从材料和设计上防止这些破坏的发生。包装的保护和保存功能,给人们的生活、旅行等活动带来方便。同时,较长的保质期给食品的运输提供了时间,使得人们能品尝到世界新兴材料包装更美观等目的。包装的材料通常是多层的,一般一种材料作为主体包装材料,提供力学性能。另一层材料提供良好的热封性能。涂层也是常常被用到的,来提高材料的阻隔性。接下来介绍几种主要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