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满腔挚爱谏后主,他对刘禅的反复劝谏,谆谆叮咛,言词恳切,语重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之情全篇,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三、复习重点词
1、通假字。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多义词辨析
以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因为【于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介词,表时间【之忠志之士:助词,的
以塞忠谏之路:连词,以致欲报之于陛下也:代词,先帝的殊遇
以光先帝遗德:介词,用来
遗以光先帝遗德:动词,遗留【所以此先帝所以兴隆也:连词,表原因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给予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介词,用来
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大业
不效则治臣之罪:名词,功效
3、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一般“光”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深入不毛一般“毛”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长庄稼
恢弘志士之气一般“恢弘”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发扬
亲贤臣一般“亲”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和……亲近
远小人一般“远”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和……疏远
此皆良实一般“良实”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攘除奸凶一般“奸凶”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4、古今异义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
不宜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只有“异”起表义作用,“同”只起陪衬作用。今义:不同与相同。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由是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当奖率三军古义:劝勉、鼓励今义:奖励、嘉奖例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四、复习几种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1、此皆良实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也”,判断句标志: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倒装句
状语后置:
1、苟全性命于乱世正常语序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译文: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2、临崩寄臣以大事正常语序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译文: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