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统臣”的合法性
从战国到秦汉,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都竭力宣扬事君与事亲一体的伦理纲常。《孝经·开宗明度章》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礼记》说:“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班固撰《白虎通义》,以阴阳五行的学说解释三纲六纪,更进一步为君权、父权的结合提供了神学的依据。对君权的绝对服从,既是政治上人身隶属关系的规定,又是伦理纲常上尊卑名分的要求。
在把君权绝对化、“君命”绝对化的过程中,君主利用宗亲血缘传统,把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借用宗法家长专制传统观念,强迫臣服从君,臣事君如同子事父,子对父要“报生以死”,臣对君要“报酬以力”,这是“人之道也”。在这种家长制的等级结构中,君统和宗统统一,天子对于诸侯,上级贵族对于下级贵族,大宗对于小宗,都具有天然尊长的身份,君对于臣,亦是臣的家长。战国时,《国语·晋语》说:“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无叛质。”这种绝对臣忠君观念,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四)“君治民”的合法性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即把政治体看做是由君王和臣民这两个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君王和臣民作为整个政治体的组成要素,它们密不可分。其中,君王是这个政治体的“主”,而臣民则是这个政治体中的“本”。从这个根本前提出发,一些人强调“主”在这个政治统一体中的作用,被称为君主主义,另一些人则强调“本”在这个政治统一体中的作用,被称为民本主义。
“民本主义者”认为君与民的关系是天定的,君主是为民而设的,是为了“抚民”、“养民”,抚民养民是上天给君王的职责。孔子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做“仁”的基本内容,并且强调“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孟子提倡施“仁政”而行“王道”。苟子说“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荀子·王制》)。 君主主义者认为,君王既是上帝在世的化身,是“天子”,又是世间的“人主”,是“民之父母”,因而,君王是联系天与人的惟一环节,他“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汉书·晁错传》)
无论民本主义者还是君主主义者,实际上其倡导的观点都是将君与民看做对立统一的整体,君离不开民,民也离不开君,民是“本”、君为“主”,这种“本”“主”关系的实质就是被统治与统治的关系。
三、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在论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时,孙晓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经历了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历史进程,决定于强大的专制主义统治,儒家的道德意识以及相对稳固的小农经济三种因素的作用。儒家的道德意识因而具有了一种建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础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儒、道、墨、法等学派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汉代,随着政治一统和经济繁荣,思想文化的统一提上了日程,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了道、法、阴阳家的思想,作《春秋繁露》,开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奠定了这一局面的,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
(一)中国古代,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
由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国古代文明初期,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以神为本体的文化很不发达,决定了中国文化向人文主义发展的方向。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以确认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道德为标准,对人性进行品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儒家“八条目”,规范着臣与民的行为,也把君的“德治”含于其内,成为民德、臣德、君德的坐标。
(二)经学方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