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历史学毕业论文
18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三、课堂结束前运用历史故事

  历史事件之间是有关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合理设计,并巧妙搭配,将课堂教学格局布置得有始有终。并且教师要注重对整节课知识加以巩固和测试,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样方便教师接下来的课程进行设计。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节课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我将《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来思考为什么刘备要请诸葛亮下山?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是如何?刘备的态度为何又是如此的诚恳?通过讨论和分析,从而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控制课堂的氛围,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活学活用,在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同时,从而让这节课的教学能够有始有终,完善了教学结构。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让学生吸取前人的教训,引以为戒,不再让历史重演,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而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教师可以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树立历史思想,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从而全面地解决问题,并将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来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小慧.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xx,19(04):138.

  [2]李艳.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xx(07):123.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7

  摘 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极高,只有具备了高情商、高素质、高文化技能、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步调,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本文从初中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必要性出发,给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意识培养;对策

  新教学大纲指出,现阶段我国学校落实教育工作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高技能、高智能,而应该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基于此,初中历史教育者在落实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充分把握新大纲,重视情感意识教育、科学化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意识。

  一、初中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必要性

  首先,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是新课改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人才。因此,历史教育的目标是要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民族复兴的浩大工程之中。对情感意识培养较好的契合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将会发展成教育的一种必然。其次,情感意识的培养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历史具备极强的时代感以及“故事感”,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更易激发共鸣。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荣耀、有屈辱、有奋发、有颓废,而这些无疑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感知英雄气概的最佳素材。也因此,利用初中历史教育落实情感意识的培养具备优势,能够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有效对策

  1.变革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培养情感意识

  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质量。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者忽略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办法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被激发,教学实效性难以保障。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的`、主动的变革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意识。首先,重视情感意识,在摆正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关系的同时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其次,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隐含的情感因素,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欲望。再次,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美感、道德感等),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更应具备能够科学指导学生的能力。最后,指导学生从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看待历史以及历史相关的问题,正视情感意识在历史变革、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继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