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和谐沟通的心理过程, 是一场心理战, 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度, 标准不宜过高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目标过高, 孩子做不到。强人所难, 必然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 孩子压抑, 家长烦恼, 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 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着, 会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进步、发展。
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 要注意不要使孩子有过多的精神压力, 不要把孩子一生的最大砝码仅仅压在学习成绩上, 应注意孩子兴趣、特长、爱好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让孩子在生活中动手、动脑、动口, 不管哪些方面, 只要比原来有进步, 就应给予肯定, 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树立“我行”“我能干”的自信心。
三、信任孩子, 多与他们沟通, 做孩子的朋友
与成人相比, 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 去探索, 孩子在学习上进步, 家长都能给予信任和肯定, 但孩子学习上有退步和起伏想象时, 大多家长都会收起对孩子的信任, 大加责难, 这对孩子打击很大。所以要提醒家长:信任是一种激励, 信任中就包涵着允许失败、允许错误的宽容, 当孩子有不正常的状态时, 应多找机会与孩子沟通, 用温暖、支持、鼓励的态度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面对困境, 父母应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独特、完整的个体, 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兴趣、爱好、性格、自信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随孩子的成长和阅历、认识的提高都在不断变化, 家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况, 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适应孩子身心发展, 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霞, 王秀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 200 (7) :27.
[2]谢龙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 , 20xx (6) :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