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观念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构建,旨在提炼古代文学知识中的生态成分,用一种更为贴近生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世界,消除古典与当代的隔阂。对“文化生态”概念的理解,学术界众说纷纭,鉴于课堂教学实际,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一个与艺术生产和精神生产紧密相关的概念,它是一定生产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包括精神、气质、习俗、礼仪等与一定地理环境的统一。基于“文化生态”观念的古代文学教学和实践不仅传播关于文学的知识要点,更要通过文学了解古代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社会属性等文化生态,进而领悟中国文化。同时,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可以部分地在现实中实践出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在高校课堂中,中国古代文学史比较注重课堂讲授和知识教学,这样就容易把古代文学知识化,拘囿于理论认识而缺乏实际感悟。其实中国文学自身有其“尚用”的传统,从春秋赋诗言志、楚辞发愤抒情,到汉赋贵美刺、科举试诗赋,杜甫获誉诗史,宋诗生活化,以至到明清小说,更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产物。充分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文人生存状态,更深刻地揭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学史意义,从根本上解释作品的文体意义,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当代社会里的传统文化影响,继承文化遗产,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古代文体写作训练。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通过鉴赏、赋咏、冶游、表演等方式感受和表现文学情境,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基于“生态文化”观念的古代文学史课程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文学史的生态学阐述。主要是用生态观念解释文学史及作品,将文学还原至其发生发展的情境中;进而沟通古今,继承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人文素质和创作能力,提升学习者的生活品质。比如讲《诗经》,不仅分析艺术特点,还要“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通过生态理论解释关雎、鹿鸣何以起兴;《采薇》之“薇”并非传统解释中的野菜之属,而是周朝的贵族食材,那么,一般认为《采薇》前面三章是士兵回忆艰辛戍卒生活的看法就被推翻,而要从创作心态和文化思维方式上去重新解读此诗。再如《西洲曲》“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韦庄《叹落花》诗“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其中“翠钿”、“金钿”,教材皆简单注释为头上装束,但对诗歌深意仍未有察觉。如果知道“翠钿”、“金钿”乃古代女性以花片为装饰贴在脸上,用以模仿人微笑时的靥窝,则能更深刻地理解《西洲曲》思妇的怀人自叹之情,也能更形象地认识韦庄用“遗笑靥”比喻落花的巧妙。对文学史的生态学阐释,将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二是文学应用。如讲到沈约,其《八咏》组诗已开后代“赋得”先河。所谓“赋得”乃节取古诗某句或即情即景之作,适合同题共咏。韩愈《别知赋》乃作者送别友人之作,后代赓续不已,同样也适用于当代送友之际。毕业临别,以诗赋送别更显雅致。唐代诗歌讲求格律,文学史课程除了讲授诗歌内容与艺术,也要传授有关诗歌格律要求,鼓励提倡学生创作。
总之,针对文学史编写的缺失,不仅要提出重写文学史的课题,在具体的课程讲授中还要考虑学习者和教授者的互动关系,从古代文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知识传播出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技能。这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的基本目标。
试论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神话大多数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他们自身所处的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神话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素材和文学样式,也提供了精神典范和文化心理。
关键词:神话;文学;民族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源头和材料库。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为中国文学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神话提供统一的民族精神
神话大多数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他们自身所处的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1]。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