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散性的粗放经营比较普遍,规模化缺失,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一般农产品相比,生鲜农产品由于较多依赖冷藏保鲜技术、物流配送速率而产生了较高的成本投入,所以潜在的市场风险也较大。加之不少经营者对于电子商务认知与定位又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同时也不愿意投入额外的资金,去完善互联网营销。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经营压力与风险,不少电子商务经营者都采取了家族式、小型化的运作模式,人员配备少、用地也较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人力条件。而其推出的也普遍是品类相似、样式相同的生鲜农产品,缺乏应有的辨识度、品牌号召力,难以对消费者产生显著发吸引力,当然也无法提高经营者的实际收益,继而又挫伤了其投资这一项目的积极性。
(四)商家与承运方的合作尚需加强,物流效率低、出错率高影响产品品质作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经营的重要环节,物流配送一直是实现商品从出货到送达的关键衔接点。这就颇为考验生产厂家、销售者以及物流承运方三者的协调合作能力。而由于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的规模化尚未形成,分散自营化比较普遍,整体的下单量较少、综合收益也不突出,对于承运方的吸引力不大,使得其并不愿意投入资源去加强这一配送项目。而不少商家为了降低投资成本,也都会选择一些小型承运机构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配送。而这些小型承运机构的物流运作能力又普遍较弱,配送硬件资源要么老旧、要么比较匮乏,人员专业素质也大多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揽件延迟、发货推后、错误配送、产品损毁等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满意度,降低了其继续关注与购买的积极性。[8]
三、推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完善与升级的措施
(一)增加主动性、人性化的营销途径,注重价格动态调节与特色化的品牌塑造一方面,应当采取更为科学、灵活的目标人群定位策略,依据消费受众的年龄跨度与兴趣偏好,制定亲和力强、注重体验感的营销方法,合理运用定期的酬宾、让利以及团购等策略;另一方面,作为可以推行线上、线下产品差异化定位于价格浮动调节的模式,依据实体店体验更真实、网络购物更便捷的各自特征,一些携带更为便利、价格更为亲民的生鲜农产品进行分类销售。同时,重点推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注重包装设计、品质把控以及品牌宣传。[9]
(二)创设高效双赢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完善配套性的售后服务首先,要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遵循公开透明、互惠互利的操作原则,建立更为规范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的配送制度,实行问责制与末位淘汰制,打造高品质的物流协作机制;其次要通过创建专职化监察小组,加强产品质量的监测、抽查以及处理,细化班组工作机制,调整奖罚规则,增加物质嘉奖、处罚的力度,以强化质检流程的工作,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再者,要完善专项化售后服务的跟进,推进分片化专人负责管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三)完善新型经营方式的宣传与推广,通过专项化扶持、优惠政策等加以扶持可以采取与重大节日、休假时间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当地的传统庙会、集会、节日、双休日等,组织开展说唱评书、小品相声、影音播放等形式,来宣传进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经营所具备的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的切实益处,集中讲解相关的各类支持政策。同时,也需要完善基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经营的各类优惠、回馈活动机制,采取优先发展激励奖励、中小额无息贷款、租金与税收减免等形式,重点吸引个体商户进行这一项目的投资。
(四)推动市场信息动态分享、研判和利用的多方平台建设,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一是要由地方主管部门与经营方建立规范性的合作机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共同监测、分享以及反馈市场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动态信息,通过多方代表商谈、产品更新讨论以及市场前景论证等途径,逐步完善对应的新产品设计与投放等运作体系;二是应当持续进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的生产技术、经营制度的改良,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大胆鼓励产品创新。同时结合本地的经济、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性、品质性的自主品牌,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号召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