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学前教育
2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上,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提出“发现了儿童绘画”,把过去重技术训练的功力立场,转到重视儿童艺术的创造性和表现性上。“涂鸦”是孩子的天性, 美术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从根本上说,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随心智的成长而自然萌发的过程,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图式化。

  一、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

  (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术的感受与体验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提供大量视觉感性材料,激活学前儿童的经验,来达到儿童和人类最宝贵的变化的沟通,以人类审美所达到的高度,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即“涂鸦”过程,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涂鸦”是儿童有意识地模仿活动,应多鼓励与启发,让儿童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划分

  (1)涂鸦期(1岁~2岁):点、线以及无意识的画着不同方向的曲线或直线、圆圈,不具备实际意义。纯粹是儿童一种本能的、无意识地活动。“涂鸦”的过程中,儿童会感觉到这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象征期(2岁~3岁):心理学家皮亚杰任务幼儿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智慧发展”。这个时期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我需要而行动,按照直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直觉的象征性图式。

  (3)定型期(3岁~7岁):随着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理解,知识层面的递增,丰富了内心的世界与社会的认知,这个时期的儿童画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平面到立体,并有时间、空间观念。是儿童形象思维发展最敏感时期,也是最直观、充满情绪性的。

  (4)写实期(7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仍属于“知的写实期”。能以绘画基本反映客观现实,儿童所表现的形象特征比较具体完整。

  三、采用积极的引导策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1)在美术教学中,因为幼儿思维方式还处于具象思维能力阶段。例如在“我的小花伞”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可利用多媒体幻灯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小花伞。画面的直观优美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动态的观察了小伞各个角度的形态特征,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思考是创作的源泉,课堂的互动性,会让幼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提高,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幼儿绘画课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互动的配合的过程,例如让幼儿体会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如果单纯让幼儿做表情,幼儿肯定对情绪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设置一些环节来提问题:在什么时候会高兴呢?比如你在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你个新玩具,高兴吗?高兴就是喜的情趣,那么你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呢?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象,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3)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例如“美丽的地方”这节课程,有的孩子用火柴盒和卡纸拼组的.一个奇妙的城堡,有的孩子选择塑料碗和螺丝拼组成一个神奇的飞碟,在完成的创作中,有的孩子在作品的旁边画了交通工具停靠在城堡旁边,有的孩子画了心中认为最漂亮的公主放到城堡里面,自由创作总是会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聚集起来,在这的孩子都顾不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4)适当的正面评价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但现在的幼儿园“口头表扬”教育到处都是,儿童只要做对一些小事,老师就会进行表扬。时间长了,幼儿不仅会觉得老师没有新意,而且会对老师的鼓励变的很漠然,即使表扬了也没有觉得开心、高兴,所以,作为老师要实际一些,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说正面积极的话语,不一定说:“你真棒”才是夸孩子,也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来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他很棒”的信息。

  (5)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现在的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学生作品的完成度经常涂改学生绘画作品,这样很多时候是在抹杀孩子“涂鸦”的兴趣。幼儿的画虽然是“主观”的、幼稚的,切表现了他看时间的独特眼光与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幼儿对具体生命运动模式的感受更具直觉性,这是成人所不及的。正是这种生动的、感性的特点,才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充满活力与魅力。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