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生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和激励作用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优秀学生的经验交流活动帮助其他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积极的向学生展示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实力,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通过成果的展示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档案的文化作用在学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产生非常积极有效的效果。学校的档案管理者应该积极担负起开发档案文化的重任,在进行档案建设的过程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帮助。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加大了资金支持和制度建设力度,但总体而言,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一方面是由于近些年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基础建设、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和迎评促建等方面,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研究和规划部署,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是沿袭原有中职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有的学校简单地将校园文化生活等同于学生课外文艺表演、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没有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推陈出新,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和文化底蕴,职业特色不鲜明,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因此,结合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和水平必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学生的自制力和社会责任感也相对较弱,是非观念和判断标准有时模糊不清。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教学或班主任、辅导员课后苦口婆心地劝导,效果往往不明显,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品味、办学特色的体现,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是非观念
当今社会是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多元化社会,各种思想意识相互激荡,不同观点相互争鸣。正确的思想可以增强青年学生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激发活力;错误的思想可以导致青年学生迷失方向,是非不清,甚至误入歧途,危害社会。因而正确引导学生对各种思想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中端正思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激励功能,通过开办党史知识讲座、文化论坛,红歌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党情、世情、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族精神、国家意志的教育。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基本价值取向,在日常行为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与高中阶段课内外时间主要用于应对升学考试相比,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课余闲暇时间更多了。为此,高职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每天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验实习训练,为了不断提升自我,他们对专业学习之外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更高的渴望和追求。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大学生礼仪、音乐赏析、书法摄影展、舞蹈培训、主持人大赛等活动都使学生不断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既陶冶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又增强艺术鉴赏力,提升人文素质。此外,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能让学生深入乡村、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不断拓宽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自觉摒弃消极文化的侵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