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推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加强和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的冠名班日益增多。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着学生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要让学生尽早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特别是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对企业员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现代企业高度重视打造企业文化,通过培训使职工理解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践行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展现企业文化。学校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引进来”即通过邀请优秀合作企业家、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报告会或交流恳谈会;“走出去”即通过组织学生到订单培养的企业或合作企业参观学习或实习实训,与企业进行“零接触”,使学生了解企业创业发展史和经营管理理念,了解企业规章制度,明确企业文化品味和精神实质,感受企业员工具备的团队协作精神、创业创新精神和敬业服务精神等精神风貌,使在校学生逐渐形成企业意识、职业意识,为学生将来迅速转换角色、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做好准备。
4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目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凸显职业特点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行业、企业、社会区域发展需要开展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办学理念,将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融合进来,展现职业特点。一方面,学校要将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中,并贯穿于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成长成才报告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技能竞赛月等活动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实践技能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可以仿照企业工作场所布置实习实训场所,使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相似。校园文化宣传橱窗或文化长廊应该设置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前沿知识等与职业相关的专栏,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动态、行业动态、市场动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为切入点,推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近些年,高职院校加快了校区建设,美化了校园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工作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校园文化环境也需要配套跟进,加快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校园建筑的合理布局与特色建筑的命名,文化名人或企业名家的雕塑,校风、校训的石碑,校园主干道的名人警句牌,教室、图书馆张贴的富有哲理的励志名言等都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启迪学生,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激发青年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更好地营造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摘要】中华孝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传承弘扬孝文化,需要将孝文化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中,使孝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根植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其基本路径有:在校园活动中融入中华孝文化因素,以学校课堂教学研究传承中华孝文化,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孝文化校内传播,结合中国节日开展学校孝文化宣传。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独立学院;校园文化;路径
众所周知,孝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孝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为大学生成人成才奠定软实力的基础。独立学院大学生不仅要用知识武装头脑,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人生理想,做到知行合一,这些都要靠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以孝文化为基础,可以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校园建设中融入孝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和谐自然、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培养与时俱进的家国观念,开展知孝感恩、回报社会的实践,为大学生进一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孝文化的理解,最核心的含义是关爱长辈、尊老敬老。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孝”被广为传颂,甚至其影响到异域远邦。即使到了今天,“孝”依旧是我们所遵从的道德准则。当前,独立学院应该将中华孝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使孝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根植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其基本路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