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东坡黄州词中梦的类型和寓意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代苏东坡黄州词中梦的类型和寓意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梦是人们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在黄州时期过着底层劳动人民的困窘生活,他很多的内心活动也以梦的方式表达出来,留下了众多的写梦记梦的诗词。本文以苏东坡黄州词中梦的描写,探讨其梦的类型和所表达的意图,有对真挚友情的珍惜、对个体生命的沉思,以及对回归自然的期盼。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窥见苏东坡黄州时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品质。
关键词:东坡词;记梦;思想内涵;黄州;
作为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梦是有意义的精神活动,所有梦的核心本质都是愿望的达成。大千世界,不论古今,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每个人的梦境和意义又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往往以梦来表达内心。作为一代大家的苏东坡,又会有哪些梦呢?苏东坡的一生宦海沉浮,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他的诗文中有很多梦的记载。这里仅从他黄州时期的词中来看看他是怎样记梦的。苏东坡在黄州的词中,有10首说到了梦,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哪些内涵呢?
一、苏东坡黄州词中梦的类型
(一)对故人的追忆
《苏诗总案》载:“(元丰五年壬戌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栖霞楼中歌乐杂作,舟人言闾丘公显方会客。觉而异之,作《水龙吟》词。”[1]
苏东坡自序言: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曲,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2]。
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在苏东坡的一个浪漫梦中,故人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在“郡中胜绝”栖霞楼设宴招待客人,欢声笑语,歌舞纷呈,余音袅袅,飘荡在栖霞楼的上空和下面的江水之上,真是风流未减。梦中的美好返照现实。而现实中的苏东坡,谪居黄州,亲朋好友“无一字见及”,正是孤独寂寞之时,梦境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象故人此时一如既往地潇洒,希望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在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体中,寻求自我排解的良方。
(二)对人生的思考
人生有限,时光易逝。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思考的冲突。苏东坡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真切地领悟到了人生如梦。东坡黄州词中的梦,大多数是对人生的思考,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如梦”“万事到头终是梦”“笑劳生一梦”等。其中《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3]。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即景抒情,咏唱人生之短促,叹惜事业之无成,吟唱出一个政治上失意者长期郁积于心间的牢骚与怨愤。词中的苏东坡在黄州的心情是孤独悲苦的,面对长江感叹光阴流逝,自己已是新添了不少的白发,人生短暂,不能不引起他对人生的沉思。在清寒孤寂的中秋之夜,把盏对月,没有人陪伴对饮;月移清影,徘徊在云端,时而被云层遮蔽。在这样的氛围中,苏东坡不能不感叹,这样的中秋之夜,谁来与我共享美酒?谁又能与我分担忧愁呢?只能是拿起酒杯,凄凉地遥望北方。东坡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有的是自我排遣之语,有的是往古来今之思,但很少流露出悲切之情。人生就是那么一回事,没有历尽沧桑,难得有几度秋凉之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觉人生已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