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时安排过于紧张,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掌握 不足
对于我校非专业学生,《会计基础》课程安排课时较 少(我校现为 40 课时,较原来减少了 8 个课时),时间尚 不足以供外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基础会计知识,更何况来 学习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 这样的安排本意是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非重点或次 重点内容不讲或少讲。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教学时间不够, 例如会计核算的知识点刚刚展开,学生仅对知识点有一个 基本的认识,并没有充分掌握的时候就要学习下一个知识 点;且由于课时安排过于紧张,讲授到重点的内容“财务报 表”章节时,将本该为学生认真讲解的内容“一笔带过”。 这样“填鸭式”的'学习进度使学生不能够真正的理解 和运用知识点,让他们在后续自学会计知识时不能理解 会计信息的形成流程、甚至会对财务指标所展示出的信 息产生误解。学生在经历填鸭式教学后,往往会失去对此 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对课程的学习必要性产生怀疑。这 就与课程设置的本意相反。
(四)教材体现不出非专业与专业的区别
上面已经分析,非会计专业人才不需要参与企业的 会计核算工作,仅需要具备运用其所掌握的财务信息进 行科学决策的能力。但现阶段我校非专业会计基础教材 与会计专业的相同,但从教材一项就区分不出非专业与专业的区别。表 1 是我校现有会计基础教材的章节安排。会计基础的核算知识在此教 材中占绝大部分篇幅,对于专业学生来说本教材的内容 详细、基础,易于理解。必然,无论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 学生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是展开后续学习的根基。 而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本教材的内容过于详细,没 有突出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基础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内 容。同时又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没有后续课程的安排, 教材内容缺乏财务分析部分内容。可见现有我校的会计 基础教材并不适合非专业学生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教材 无法突出非专业会计基础教学特点是教学无法顺利完成 的一大阻碍。
(五)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死板
现有的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最终 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70%。 现有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平时的上课表现及理论知识的 掌握,考核方式枯燥单一。此种考核方式会使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日常教学中无法培养学 生对财务信息的利用能力,考核的方式更无法体现出学 生是否已经具备基本的财务信息分析能力。
三、针对非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针对非会计专业编写有针对性的会计基础教学 大纲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 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 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重要 指导性文件,是教学中的主心骨。 若想改变非专业的会计基础教学的现状,首先要做 的就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体现出非 专业会计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同时体现非专业会计基础 教学的重难点。突出会计要素、基本假设等基础性内容, 完整介绍会计信息形成的步骤和过程,简化会计核算知 识,着重对财务分析知识、财务决策知识做要求。并且在 教学大纲中,应侧重培养非专业会计基础核算知识的理 解以及对财务知识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应强调案例分析 教学,通过案例使学生由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主动 式的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能使理实结合帮助学生理 解和掌握会计知识和解读财务信息。
(二)编制校本教材、安排后续课程或加大课时安排
从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来讲,我校的非专业《会计基 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会计专业学生的大体相同(主要是 掌握会计核算知识,诸如会计基础假设、填写原始凭证、 填写记账凭证、编制财务报表等),重点教学内容上无法 凸显非专业会计人才对财务会计知识的不同需求,不足 以应对社会对非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了使非专业人 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储备需求,可将现在的 教学安排情况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调整: 第一,可以将《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财务分析 内容整合成一门《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并将此课程作为 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基础》的后续课程。这样可以为非 专业学生建立所需的财务分析知识的完备体系,使他们 能更好适应人才市场未来的激烈竞争。 第二,可以选择加大非专业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的课 时量。将会计基础部分内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 整合编制成校本教材(或讲义),通过校本教材(或讲义) 突出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此课程上的不同需求。在一学 期的课时安排内,有选择的将会计基础知识作介绍,同时 利用教材与校本教材(或讲义)将财务分析的知识内容传 递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