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曼非常清晰地提出过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激进的。”这种陈述的确新颖而大胆,在他看来艺术家和政治领袖都具有超凡的魅力,虽然在艺术家身上备受赞扬的魅力对于政治家来说可能成为危险的因素。艺术和政治不能混合在一起,如果艺术与政治结合,生出来的后代通常是怪物。所以,艺术家们应该坚决抵制用批评迎合政治的倾向,让文学批评保持自己激进的品格。
三、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学生活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意见,文学与文学批评也渐渐融人其中。现在,只要你愿意搜索,就可以在网上找到全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也可以在CNKI等资源库中找到大量针对这些小说写的评论文章。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信息时代》(TheInformationAge)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由网络和我这两端来构成。”
雅克·德里达这样描述这个时代: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变迁在加速,从书籍时代到超文本时代,我们已经被引人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空间。这个新的电子空间,布满了电视、电影、电话、录像、传真、电子邮件、超文本以及国际互联网,彻底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自我的、家庭的、工厂的、大学的,还有民族国家的政治。
第一个问题,这样的互联网生活究竟会给文学和文学批评带来多大的变化呢?
首先,网络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语言,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并且,网络的超文本视窗不仅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结合起来达成视听美感和审美通感,还能借助图形界面或标识语言,将丰富的文本系统资源以层次或链接方式包装起来,造成“文本中的文本”。
其次,从互联网的特性说起,基于web2.0建设的网络平台希望它的用户可以更加主动地提出问题,他们不仅是阅读者,也是消息或意见的发布者。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读与写并存的传播方式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一个好消息是,就文学批评本身而言,哈特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理想如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在这个快速浏览的时代,简洁明晰的语言无疑是最有效的传播媒介,而互联网的互动性给了有问有答的随笔式评论最大的发挥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阅读文学批评?
除了传统的书籍以外,网络成了不可或缺的中介或是阵营,以书评影评起家的豆瓣网为例,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式评价成了时下最大众化的文学批评模式。
这样的网站是书籍、电影和音乐碑好者的聚集地,而且不能不承认,这些爱好者中不乏某一领域的精英。他们可以根据网上的评论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切磋读书后的心得。
这种分享网站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哈特曼的理想,让文学批评走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批评所用的语言是自然亲切的,所采用的文体也是随笔式的,不仅实现了有问有答,还可以不断地补充、延续。这样的文学批评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书籍的选择,促进了一批有同样爱好的人交流读书后的感悟,交换二手书等等。
哈特曼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文学从来就是人写的、写人的、为人而写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文学批评同样离不开读者,读者既是作品的解释者,又是作品的创造者。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哈特曼的理想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满足,但是更复杂的情况也已经出现了:
首先,虽然网络语言向着清晰直白的趋势,但是离哈特曼所希望的:“寻找通俗的、精致的、自然的和博学的语言潮流的典型的结合”的要求还是相去甚远,对文学批评语言纯正的追求依然没有真正实现。
其次,文学批评依托于互联网之上,必然会涌现出一些弊端。
在互联网上,文学批评的发布者往往是匿名的,发表评论的所承担责任比印刷时代要小得多,个人信誉也不会因此受太大影响,所以,这些评论可能只是某些人的一己之见,或者是根本就未读原著而任意作解,思维简单,观点偏颇,或者哗众取宠,但经过一再的强化传播,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很强的误导性。这种评论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个人情绪的渲泄,丝毫无助于作品的解读和作者写作水平上的提高,亦无助提高公众的审美趣味。而网上类似的评论占有相当大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