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职称论文
6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在对西安体育学院专修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现在80%的学生因为在训练过程中只注重了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的训练,而忽略了腰部,导致在此过程中不能完成横叉,要完成下桥、反吊肩这些动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这样使得运动员在技术上的突破受到限制。所以,以这样的柔韧性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水平,只能达到国家二级左右,专项身体素质的成了运动员再次突破的桎梏。

  3.4 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对竞技体操水平的影响

  在体操运动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要求大量的肌肉参加工作,时间长之后会出现全身疲劳和身体局部疲劳,而在此过程中运动员产生的对抗疲劳的能力,叫做耐力。而在耐力素质中,无氧耐力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对体操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3.5 运动员协调能力对竞技体操水平的影响运动员自身的协调能力

  对于竞技体操比赛中完成个人动作极其重要,它指的是运动员的身体在时间空间上相互配合的能力,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这一动作,做到一气呵成。协调能力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老说不可或缺。这是完成高难度动作复杂动作的基础,是保证技术动作美感的基础。其外在的美感表现在三方面,节奏感、运动感和韵律感;内部表现为对力的精确性的把握。

  四、结论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要有良好的个人动作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智力把控能力和战术训练,身体素质水平是基础 。总分为身体素质基础与后天锻炼基础,二者之前相互影响,互有制约。后天锻炼又有智力、心理、技术等要素的结合,一方面保证运动员拥有更好的协调性,降低动作中的身体损伤几率;另一方面为动作的进一步创新,专业素质的提高和精确把握提供后天基础。(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吾真,陆保钟等.竞技体操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6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体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6

  [4] 渝继英.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4-156.

  [5]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15-246.

  [6] 赵洪明.对竞技体操制胜观察规律的再认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技.2002.16(6):121-123.

  [7] 李思明.对90年代竞技体操发展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3):110-113.

  [8] 童昭岗.体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拓展:艺术体操运动员平衡能力训练

  一、艺术体操平衡能力研究现状

  自1981 年我国首次参加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至今,艺术体操经历了将近30 年的发展历程,其运动技术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强国相比,无论在动作编排、身体技术、器械技术及艺术表现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艺术体操是一项艺术性极高并要求不断创新的运动项目。艺术体操成套动作能否引起人们的兴趣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身体难度是组成全套动作的骨架,也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在艺术体操技术向更高更新更难方向发展的今天,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优秀选手, 在完成跳步、转体、平衡等动作已经做到了几乎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地步, 把身体动作的技术质量又推向一个新的水平。而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在技术动作完成质量上与外国优秀选手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差距更为显著。被称为艺术体操新女皇,在08年奥运会上获全能冠军,四个最高分的俄罗斯选手叶夫根尼娅卡纳耶娃,在表演中将人、操、音乐融为一体,表演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她的 后搬腿转体1080 度立让人记忆犹新。乌克兰选手安娜贝索诺娃,彩带以难度动作转体2160度立开场,表演的完美无暇。能够将这些舞姿完成得干净利落,优美稳健,与其具有良好的平衡控制能力是分不开的。

  平衡和舞姿造型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平衡的目的是为了舞姿造型,而舞姿造型则是平衡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所以能否掌握各式平衡动作在艺术体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衡能力即指在各种姿势中保持身体稳定性所需要的一种技巧。平衡动作是衡量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及构成高难度动作的重要内容。艺术体操平衡类动作均是以单脚或单膝支撑在地面上进行的。在最小面积的支撑中,完成具有一定幅度的、正确而优美的舞姿造型,并明显保持一定时间的控制,其对运动员平衡能力要求非常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