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意义来看,学术界针对国际化的研究经久不衰,在经济领域中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也有着深刻的探索意义。虽然历年来关于我国企业发展方式的探索较多,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企业具体发展情况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的研究还尚有发展空间,通过本文探索,也能为丰富相关理论带来微薄帮助。
1.3相关研究理论
1.3.1要素禀赋理论
此理论又被称作“赫—俄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首次提出要素禀赋的观点。而后在1933年的《城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对观点进行丰富并创立了要素禀赋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可以从两方进行理解,一方面,从狭义来说,指的是用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来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及进出口类型进行解释。从广义来则对要素均等化定理也囊括在其中,指国际贸易不仅会使不同国家在商品价格定价上更加趋同,而且在生产要素方面价格也会逐渐相等。其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便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基于这种不同,所以国家间的生产要素价格便会影响商品价格。基于此,该理论认为各国应从国外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这样便可让贸易双方都能够从中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1.3.2绝对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 1776 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其认为应用自由贸易政策来对限制贸易进行取代,因此也提出各国应按其优势进行分工。绝对优势的发挥通过分工实现,这不仅可以对劳动生产率进行提高,而且也将更好保障各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绝对优势理论中提出国际分工能够增加国家财富,但其基本原则是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是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生产条件而形成的。
1.3.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学者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于上世界九十年代共同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将技术能力的不断累积,让国内的技术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技术能力提高与发达国家大量的科研开发投入去研究创造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先从国外学习进口技术并加上生产和研究,对将外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通过开发与创新来提高现有的技术,同时发展营水平的提高使技术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该理论还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直接投资的产业以及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提升一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相关概述 2.1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国际化经营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让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化的资源以及市场环境,来改变国内有限的市场资源不足以消化日益增长的产能和产品,而国际市场的放开恰好可以满足企业现阶段发展需求,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一方面可以缓解竞争压力、提高获利的目的。关于国际经营的实现,可以有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化经营活动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的自身竞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进行国际化经营可以让企业享受到国际市场以及国际的资源,也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多收益。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利用,掌握复杂的运营环境,并顺应其市场规律调整经营战略,这样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让本国企业的经营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2.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
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如下方面:其一,以贸易型进入模式。该模式是以将商品销至目标国家的方式进入该国市场。包括了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该模式往往风险及投入最小,同时也是进入别国市场最快的方式之一。当企业不能完全了解其准备进入的目标国家的情况,或是目标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开放程度不高不适宜直接投资时,想要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会选择通过商品的出口来进入当地市场,这种进入方式是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起贸易式进入模式在一定情况下会使企业受到诸如运输成本过高、关税、配等贸易管制过严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企业处于困难境地。这时有的企业就会选择契约式进入模式来绕过这些障碍,进入目标国家。其二,以契约型进入的模式。该模式是企业通过与目标国家的法人之间订立了长期的、非投资性的无形资产转让合同等方式来进入目标国家。契约式进入的模式有许可经营、特许经营、技术协议、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合同生产以及国际分包合同这七种形契约式,这种进入模式与贸易式进入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输出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各种工业产权(例如商标、专利、工艺技能等)以及版权而不是产品。进入后也容易使企业面临技术管制的问题。一些目标市场国家具有国内市场容量大、劳动力成本较低、政府鼓励外来资本进行投资等优势。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开始考虑选择投资型进入模式以在目标国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形式进入目标国家市场。其三,投资型进入模式。该模式是企业将资本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财务、销售以及其他技能转移到目标国家,来建立由母国总企业控制的分企业或子企业。投资类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独资经营与合资经营。独资经营是指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全部股权,经营独管、独自享受利益、独立承担风险。合资经营是指企业与目标国家的某几个企业或第三国的企业共同出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二是合作经营。指的是企业与当地的合伙企业共同出资来开展经营活动。这种方式下,合作双方利益的分享与风险的承担是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之上的,不一定以双方出资的比例为基础,同时不一定设立法人企业。三是新建与兼并。新建是指企业在目标国家建立新的企业或是工厂,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兼并是指企业通过对目标国现有的企业进行收购或是参股来进入目标国家的行为。兼并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由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由新企业接管各个参与企业的全部资产、债务与责任的新设合并;二是由一个企业将其他企业收买,被收买的企业解散,收买企业接管全部的资产、业务关系以及全部的债务及责任的吸企业在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时,在了解进入方式类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的自身条件、国际市场的情况以及国际竞争的特点等因素,来选择出最适合目标国市场的进入方式,进行更加有效的经营,取得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