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宽厚为怀
“仁政”是孔子推崇的施政之道,而宽厚、爱人则是“仁政”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在《论语》一书中,论及“仁”处多达109次,孔子一生顽强执着,就是为了推行仁政,追求仁道。他要求为政者应以宽厚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和对待人民,“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这里的宽厚态度实际就是“仁”的胸怀。他所说的“仁”就是“爱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唯仁者,能好人”。他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认为不具有“爱人”的思想,就不可能达到“仁”的标准。他还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作比,进一步说明“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乡党》里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短短十二个字,通过记述孔子因马棚火灾而问人不问马的对话,生动表现了他重人贱畜的仁道精神。怎样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仁者爱人”的具体内涵呢?孔子与子张的一段对话给于了精辟地答复。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又问哪五者,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如何才能达到“仁者爱人”之境界,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求仁、成仁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行为,只有依靠本人努力追求,才能求仁而得仁,欲仁而仁至。他反复强调:“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当仁不让于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由此看来,真可谓是生命诚可贵,仁者价更高。这也就是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懈追求仁道动力之所在。
三、教化为重
富而且教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之关键。孔子要求富民,但又强调在富民的同时进行道德教化,用德去诱导、教育老百姓,使人向善。孔子在推行教化的过程中,强调以德为先,他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化目的是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并将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置德于诸科之上,“立于道,据于德”,以此造就一大批仁人志士。在“道之以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应“齐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老百姓行为,使老百姓“有耻且格”。“礼,国之干也”;“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因此,要通过教化使老百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教这一问题上,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只有“约之以礼”才能使老百姓知耻且自觉地来遵守,这反映了孔子对老百姓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肯定和地位的提高。在推行教化的具体方法上,孔子倡导“载己行化”、“汤之灌雪。”他认为:“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因此,居上位者必须推行“七教”,即:“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它可以使民“弃恶如汤之灌雪焉”,“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致也。”
四、诚信为本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孔子的思想中,诚信乃诚意正心之基,立身处世之本,只有诚信,才能不自欺,慎其独,德润身,“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孔子把信视为“仁”的五种美德之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在人生修养上强调“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信无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正如他答鲁哀公问“取人之法”时所言:“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他认为达到了诚信境界,站着就好象看到“主忠信”几个字显在自己眼前,坐车上就仿佛看见“主忠信”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朋友信之”,“虽蛮貊之邦,行矣。”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守信呢?就是要象孔子讲的那样以诚待人“三不以”:一是“不以辞尽人。”不言过其实,不口惠而实不至,“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于有丧者之侧,不能赙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客不能馆,则不问其所舍。”二是“不以口誉人。”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孔子非常厌恶花言巧语伪君子,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因此,他直陈己见:“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也。”三是“不以色亲人。”不面善心恶,表里不一。孔子视率直为做人已到通达境地之表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他看来,“君子之于明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惶惶而不信,吾不知之也。”从这些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了他对貌合神离、“匿怨而友其人”之徒的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