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精选5篇)
摘要: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走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但经济走势依然平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依据,从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在“新常态”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现状;其次,联系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这两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理论
一、理论与背景
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1979~2008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6.3%;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6年,GDP增长率仅为6.7%。随着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迫使中国发展“绿色经济”。中小企业的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问题日益突出,其未来发展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2]。这些问题迫使中国不仅要重视经济数量的发展,更要重视经济质量的发展。“调结构稳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是发展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3]。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出发点。
2.“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中按照人均GDP的数量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对应的人均GDP分别是是3000美元以下、3000~17000美元以及17000美元以上。进入效率驱动阶段的国家常常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即中等收入的国家(人均GDP在3000~17000美元),在很长时间内,失去了原来的增长动力,在中等收入的区间徘徊[4]。照此标准,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400美元,进入要素驱动阶段;到目前为止,仍旧处于此阶段。处于效率驱动阶段谨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3.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并认为内生的知识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5];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靠增加要素投入不能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要逐渐转变到靠效率驱动[6]。效率驱动增长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扩大和广泛的培训,即人力资本提升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还有市场力量的加强、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需要在这些方面找到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得创新驱动变得更加重要。增加对人力资本投资,首先,从教育入手,提升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对教育投入更多的经费,通过高校培养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素质更高的专业、创新型人才;其次,国家或者企业可对职工进行定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蔡洪滨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更需要关注供给能力和一个国家的创造力。人力资本和基础创新会产生外部效应,技术溢出的存在使经济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效应,从而推动经济实现持续的内生增长。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增加知识技术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7]。
二、人力资本培育与科研创新面临的困境
1.中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经费不仅在总量上差很多,人均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国家教育经费的拨给,地区不平衡问题严重。国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的拨给远多于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严重,如果国家的教育投入仍偏颇过大,那么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会加深。一个国家的研发投入包括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研发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基础研究、纯理论研究和经济模型研究需要政府支持,但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研发是企业研发,创造的核心是企业创造。因此,提高知识技术的积累不仅需要加大国家研发的投入,更需要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