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文学作品和俗语成语中大豆的文化价值论文

36 阅读6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2、歇后语成语中的大豆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语言使用中,也创造了大量与大豆相关的成语、俗语,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成语、俗语更加鲜活生动,与大众文化的关联也更加密切,值得深入研究。大豆相关的成语、俗语难以尽数,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构词模式,就是针对大豆的一种或几种特质而创造词汇,因此也可以遵循大豆的特质来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

  事物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其外形特征,很多大豆的成语、俗语也都是根据大豆的外形特征而创造出来的。相比于南瓜、茄子、冬瓜等常见蔬果,大豆虽然名中有“大”字,但只是小小一粒,一些成语就抓住了“小”的特点。如成语“胆小如豆”是形容人没有胆色,胆子小得像豆子一样。又如成语“箪豆见色”是形容人计较小利。成语“目光如豆”形容人的目光短浅,和豆子一样小,缺乏远见。成语“两豆塞耳”常常同一叶障目连用,都是形容被小小的局部现象迷惑而无法认清全局。另外,大豆在泡水之后会胀开,据此特点而创的歇后语“泡水的大豆———自我膨胀”,生动而形象。大豆从豆荚里裂出来的样子也被人用来形容国土分裂,创出了“豆分瓜剖”的成语。大豆的外形和小麦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一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却连大豆和小麦都区分不出来,成语“不辨菽麦”就用来形容人愚笨和不事劳动。

  除了大豆的外形特征之外,还有很多和豆制品外形特征相关的成语、俗语。比如豆芽的外形特征是弯曲,由此产生了“豆芽拌粉条———里勾外连”的歇后语,用豆芽和粉条的形态来形容内外勾结。还有歇后语“豆芽炒虾米———两不值(直)”,利用谐音形象地形容了两头受气的状态。又如歇后语“豆豉悯豆腐———黑白分明”,巧妙地利用了豆豉的黑色和豆腐的白色来构词。“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也是抓住了豆腐的颜色特点。

  外形特征只是成语、俗语关注到的大豆特征的一部分,除外形特征之外,大豆的一些内涵特征也被成语、俗语所反映。比如“冷灰爆豆”一词,在冷灰之中炒豆子当然炒不熟,因此用来形容不尊重客观规律做了无用功。还有歇后语“八月十五种豆子———晚了三秋”,大豆本应在春夏播种,等到秋天才种豆当然为时已晚。种大豆的适宜时间在俗语中也有反映,“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概括了种植大豆的时间要点。关于种豆的俗语,最经典的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付出与收获、行为和结果的关系清晰道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短短八个字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大豆制品的内涵特质也反映在了成语、俗语之中。比如豆腐最重要的内涵特征就是软,而与软的特征相关的就有“豆腐做门墩———难负重任”,“豆腐做匕首———软刀子”,“刀子嘴,豆腐心”,“豆腐打根基———底子软”等各种俗语。还有经常被人使用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

  这些成语和俗语取材于现实生活,集中反映了大豆、豆制品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特质,既是大豆贴近民生、立足生活的结果,又是大豆特点多样、可塑性强的表现,丰富了大豆文化的.内涵也扩展了大豆文化的外延,值得人们继承发扬。

  3、大豆的文化风俗

  无论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化修辞,还是成语俗语的通俗化表达,都从语言文字方面展现了人们对大豆的喜爱。而热情勤劳的劳动人民,还有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围绕大豆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风俗。风俗,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6]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都会有不同的风俗,考察这些风俗习惯对于研究民生民情、体察施政得失、传承文化精髓都有着重要作用。大豆的文化风俗,也是各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的文化习惯,既是民生民情的指南针,反映了大众的文化诉求,也是大豆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