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中化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关键:假设与验证
探究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查询资料-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结论-评价交流”等几个基本环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探究活动的核心应该是“建立假设”与“实验验证”两个环节。
(一)建立假设
“假设”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对需要探究的问题猜想出来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假设不要做太多的评价,但是要引导他们对种种假设进行整理归纳,教师对学生因知识上的欠缺而产生离题的假设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为学生提出恰当的假设铺路搭桥。一般可以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类比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现以归纳法为例予以说明。
案例3:盐类水解的探究
实验情景: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分别滴加酚酞和石蕊试剂。
明确问题: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为什么不同?
分析讨论:醋酸根与水电离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所以溶液显碱性。
归纳假设:某盐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溶液显弱碱性;某盐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溶液显弱酸性。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明确适用范围并形成理论体系。
交流运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验证
任何假设与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假设变成可行的、具体的实验方案。学生要选择实验的用品和设计实验的步骤,对学生而言这一步难度较大,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上的铺垫,还要给学生探究方法上的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后,首先要讨论其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对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激活学生思路的中断点,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点拨学生时,不宜多讲更不能代劳,只要把关键的问题点到即可。
案例4:苯酚与钠的实验探究
设计方案1:直接加热苯酚,使其熔化,然后再加入钠进行反应。
学生评价:苯酚有毒、易氧化,苯酚在加热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设计方案2:用乙醇把苯酚溶解,形成苯酚溶液,然后再加入钠进行反应。
学生评价:苯酚和乙醇都与钠反应都产生气体,气泡不能证明是苯酚与钠反应。
教师评价:关键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既能溶解苯酚,又不与钠反应。让学生
合作讨论,交流,经过实验比较。
得出结论:苯比乙醇合适。
著名的教育学家弟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化学知识,教师要回归一个激励思考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的角色。
高中化学论文10
近年来,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已放在改革目标的突出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经历,努力做到课程生活化、实用化和社会化,充实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化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也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主要表示在公开课上出现大量的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秀教案,但从笔者对广东地区多所学校日常课堂调研发现,在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层面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建立化学知识结构而忽视与生活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而忽视将知识点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致使不少学生只会背诵,没法把知识灵活去运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