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庄子》将命之外延扩大至君臣之义。《人间世》中庄子提到:"人之有大戒者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其指的是前文所提出的"子之爱亲"的命以及"臣之事君"的义这两大戒。庄子认为,命和义,一者属于天然,一者属于虽然,命的来源在天,义的来源在人。子女对父母之爱是命,乃是生而虽然,于心中不可解除。"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这里的命即就人性分之固有而言,庄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爱乃是生而即有。"成玄英注:'夫孝子事亲,尽于爱敬。此之性命,出自天然,中心率由,故不可解。'""陆长庚注:'自其性分之固有者而言,曰命'".君臣之义,《庄子》只是承认这是出于人事之必然,并没有直接点明君臣之义是命。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强调的是君臣之间不可逃脱的社会关系。"成玄英注:'夫君臣上下,理固必然。故忠臣事君,死成其节,此乃分义相投,非关天性。'""陆长庚注:'自其职分所当为者而言,曰义。'"虽然义本不属于命,但由于义、命之人所无可奈何的特点,在文本中庄子认为应该把二者都当作是命,即是说,将本不属于命的君臣之义划入命的范围。
其次,《庄子》更将由人为造成的不公平境遇当作是命。《德充符》中提到:"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申徒嘉认为,有机会自我申辩,则认为自己不应当断足的人很多;不去申辩自己的过错而认为自己不应当存足的人很少,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够做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文本中并没有提出申徒嘉之断足的境遇是命。庄子这里提出安之若命,同样也是就事实之无可奈何而言。由于断足已成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为了平息对此事的愤愤不平,使得认为自己遭受不公待遇的人能够不再挣扎,庄子强调安之若命,即是说,无论自己所遭受的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待遇,有德的人都会将这个境遇视作是命。
由此可见,庄子承认很多事情本不属于命,比如义,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又比如所遭受的非正当的对待和境遇。然而无论是命,是义,或是遭遇,既然已经无可奈何,便应该安之若命。
在了解了庄子所谓命之特性与范围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便是,何谓安之若命?要如何安?它包含了怎样的心理?它是否又涉及了相关行为方式?这是否是一种绝对被动的接受和无条件的承受命运的无可奈何?如果不是,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庄子》文本中的安?就上面种种问题,这里将再一次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一一加以梳理。
四、"安之若命"中的"安"
要理解安之若命中安的概念和内涵,《德充府》中的文本是我们首先需要详细分析的。为了更好地帮助本文的论述,在分析安这个概念时,我们将通过引入文本结构分析的方法来理解安在文本中的重要意义。结构分析法与一般的平行阅读相比较,意义在于它能够通过某个概念在文本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这个概念本身具有的意义;也通过这个概念在文本结构中的位置来理解这个概念具有的特殊内涵。以下笔者将利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德充府》中关于安之若命中安的概念。
《人间世》记载的是,叶公子高被派往齐国作为使者,就此,他十分担心,因为如果完不成任务,叶公便认为会受到惩罚因而有"人道之患".于是由于种种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影响,到遭受"阴阳之患".因此,叶公认为,无论他是否可能完成出使的任务,似乎都要遭受祸患。叶公就此询问孔子,希望孔子能够给他意见。面对叶公的情况,孔子给出了如下的建议: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臣之事君,义也,不可解于心;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孝之至也;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