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符号化社会中,由于符码的全面操纵,物、人、需要以及消费逐渐丧失了其客观性和自主性,从而最终走向消解。而人的符号化与需求的符号化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在消费社会,物的丰盛使需要已经脱离了个体的真实诉求,转而服务于生产体系的扩张性要求。生产体系通过媒介的宣传将自身扩张的需要加之于消费者身上,以刺激消费的增长。所以在消费社会,需要不是个体的真实需要,而是符号化的、虚假的需要。随着需要的符号化,人自身也成为遵从符号逻辑的主体。人的需要也离开了人的本真欲求,成了符号系统发展的动力系统。所以,鲍德里亚推断出了符号化的最终结果,那就是符号依据自身的差异逻辑存在,而物、人和需求都在符号化中被消解。在符号统治下,最后的结果就是文化的虚无化。即“所有那些伟大的人文主义价值标准,具有道德、美学、实践判断力的整个文明的标准,都在这种图像和符号的系统中消失了。一切都变得不可判定,这是代码统治的典型效果”[4]7.但从现实发展来看,这个过程将相当漫长,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乌托邦。因为就当下而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鲍德里亚所说的阶段。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符号化倾向正在一步步的推进。
总之,鲍德里亚通过“消费社会”的概念,从历史层面、现实层面和符号层面递次布展,深刻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当然,作为一种试图超越的理论,鲍德里亚值得批评的地方太多,从对生产地位的否定到由象征交换导致的虚无化倾向;从对消费社会的消极看法到所谓的符号政治经济学,这些都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但是如果考虑到他早年的田野调查经历的话,鲍德里亚的理论也能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大批新贵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加上良莠不齐的国外文化的涌入,致使各种消费文化充斥着当下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对于国外舶来商品的盲目崇拜和对媚俗文化的推崇,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作为普通人,我们毋须如鲍德里亚那样深刻和极端地揭示其背后的虚假性,但身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对于当下一些打着诱人符号而又缺乏思考的消费主义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仰海峰.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长白学刊,2004,(3).
[3](法)让·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和死亡[M].车瑾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