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受时空限制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为非可视空间,是主观臆造的空间,它不受两眼视线的限制,不用消失点,画面的构图形式可直长、横长、方形、矩形、长矩形、圆形、椭圆形、横幅或横卷,可长达几十公尺,一百多公尺。清代乾隆帝下江南的《南巡图》便是十个十二丈的横卷。也可以将有的画分成四条、八条、十六条来画,这种特殊的空间处理格式称之为“通景屏”。
在山水画中,不用消失点,也叫散点透视法,画山水须抓住远近距离,除了注意空间感之外,还要考虑空气感,使得画与人之间似乎有空气流动的感觉。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夏圭的《长江万里图》都是横扫千里的巨构,而明代徐渭的《百花图卷》,则尽四季花卉于一幅之中。这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表现方法,使画家获得极大的创作自由,他们不再受自然的束缚,而成了驾驭造化的主宰,体现了中国画家非凡的胆识。这种表现方法是适合我国民族欣赏习惯的。例如我们在欣赏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作时,并没有觉得它在时序上、感觉上有任何不合理的存在,我们对近景的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景色,远景是冰山雪岭,一派北国风光,并不感到时序的错乱,同时我们对绵延不尽的祟山峻岭、莽莽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视野纵横万里的假定空间,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合理,反而觉得这样我们伟大民族的豪迈气魄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独创的表现方法是和自己民族审美习惯相一致的。这种把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在一起的思维模式、创造模式,正是中国画艺术上的成功之举。
4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法则
从客观物象中提出共同性,概括成程式,即把某一种事物的特征找出来,加以强调。比如中国画中的线条就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中国画在描绘客观物象时总结出一整套的“法”———即画法,和一整套的“理”———即符合艺术规律的道理。如画人物画有“十八描”,画山石有各种皴法,画树叶有种种点叶法等。再如有些作品,似乎不符合自然之理而符合艺术之理———即视觉习惯之理。如“雪中芭蕉”,用月亮表示黑夜而不染黑;还有“墨竹”、“墨叶”。这种独特的“法”与“理”也可称之谓“程式化”,它是艺术家长期观察自然物象,并加以剖析,经过概括、提炼、夸张,使之成为有规范性形象的结果。艺术程式的创造是作者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因此程式可以成为某种特定艺术形式中最稳定的结构之一。
中国戏曲的程式和中国画的程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中国文化现象的一种独特表现。演员演吃饭饮酒,不能真的把菜饭搬上去;演划船不能真在台上放水;绘画也是如此,画松树用的是“松叶点”,充分表现出松特有的形象;画山岩用小斧劈加折带皴,表现出那棱角分明的坚硬石质;而远处起伏的山峦,则用披麻皴或雨点皴,表现出那已是土质松软的老年山了。程式化方法使画家容易掌握自然物象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根据个人感受组织变化,进而着力于神似的追求。
程式要符合好看的审美要求。时代不同,程式也要发展,要创新,不能抱住老程式不放。每个时代都应有本时代的程式,而创造程式,需要反复不断地尝试。程式是经过无数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得到的。当然,程式化也曾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些画家依赖固定的程式,不深入生活,更谈不上思考,使得作品艺术品味低下。但这并不是程式化本身的过错,而是画家的不合理运用所致。一位优秀的中国画家,应能创造性地运用程式以表现自己独特个性,或突破程式的束缚,使自己的作品永葆青春,为时代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绘画作品。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谈中国画就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种艺术样式,而必须同中国的整体文化联系在一起。庄子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表述的是以人的生命本身来体悟道的节奏。并从宇宙精神这一本质上来设定美。《列子》所载的九方皋相马,得其精,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专在马之神骏,自然不在牝牡骊黄之间。中国画讲写意,从“意”字上体会,就是写出心声。当然得意忘形并不等于不要形。如徐复观先生所言,“中国的文化精神,不离现象以言本体。中国的绘画,不离自然以言气韵”。只不过所侧重的是形上层面。即物象的精神本质。中国人把观赏画叫读画,更强调积极来读,对意境的追求是中国画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