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39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1 按照与装配式的相关性分类

  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增量大多数是与装配式建筑直接有关、甚至就是装配式建筑的特性所决定的。但也有一部分成本增量并非是装配式建筑本身所特有、必须包含的内容,与装配式建筑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1)与装配式无关的成本增量有:管线分离、绿色建筑技术应用、BIM技术应用、夹心保温外墙、全装修、同层排水这6项技术的应用。除上述6项以外,提高不同功能房间之间的隔声效果的隔声分户墙,便于住户在全寿命期内进行自由分隔和调整的大开间、大进深的设计等均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属于与装配式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增量。

  (2)与装配式有关的成本增量与装配式有关的成本增量,是指因采用装配式建造工法而增加的成本,例如增加的装配式专项设计费,因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导致的配筋和混凝土用量增加,预制构件的制作、存放、运输和安装环节的成本增加,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和运输道路等成本增加等。因装配式而降低的成本可用成本负增量表示,例如减少的人工、模板、脚手架、找平层等费用。

  2.2 按成本增量的产生环节分类

  按是否与装配式建造工法有直接关系,在总体上划分为直接成本增量、间接成本增量。直接成本增量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的相关环节;间接成本增量是指与装配式建造工法有关,但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而需要汇总后进行分配的成本。例如,目前有些装配式建筑的工期较现浇建筑有所延长,工期延长而产生额外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我国的装配式在现阶段由于过高的成本增量而受阻,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的装配式产业链还不成熟。成本增量既会在装配式的全过程发生,也会在所有相关环节中发生。其中,规范标准环节是成本增量的技术性原因,政策和甲方环节是管理性原因,这三大环节的问题形成了成本增量的主因。前期策划和设计是甲方在成本管理时机上的最重要环节,从成本增量的数值来看,前期策划和设计环节的成本增量占比并不高,但对整个成本增量的控制和影响却至关重要。

  2.3 按照成本增量产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成本增量产生的原因分类,一般可以分为7类。

  (1)政策原因 有些地方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过于激进,人为造成了供给侧紧缺;项目无论适合与否都要搞装配式的一刀切政策;按单体建筑而非按项目进行预制率或装配率指标考核、不能相互调剂的政策;偏重于结构系统的预制率导致四大系统发展不平衡的政策等。

  (2)标准和技术的原因 适合建筑工业化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有空缺(特别是促进行业标准化设计和通用部品部件体系的标准)或细分不够、标准要求高于国外标准、过于保守甚至部分标准条文和图集不合理、标准体系的结构不平衡(偏重于结构设计一个专业)、结构连接方式一边倒地用“湿连接”、有些条文过于模糊或粗浅而不便于执行。由于国外剪力墙装配式建筑很少,高层建筑可供借鉴的经验几乎没有,而我国的试验和研究进展滞后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行此类标准、规范对于剪力墙结构出于安全考虑在很多方面比较审慎。再有叠合楼板的出筋问题是制约楼板自动化生产、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问题。国外的叠合楼板不出筋,而我国大多叠合楼板钢筋需要伸入支座,双向板侧边还要出筋。叠合楼板是最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因出筋而没有办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3)阶段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由于供应链尚不成熟,各种资源的市场供应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有些城市还有保护地方企业限制外地企业进人的各种政策,有些关键材料还依赖进口等市场原因导致成本偏高;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和工厂建设投资大但产能相对较低而摊销成本高;大多是试点示范等小规模项目或低预制率项目而导致没有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的规模效益;装配式人才缺乏,管理者及操作工人没有类似经验、不熟练而导致产生较高的学习成本,例如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日本是用1 ~2个工人,我们现在需要4~5个工人;还有各个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尚不成熟甚至缺位等原因导致成本较高,这是在发展初期的正常情况。而一旦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起步阶段的高成本问题会因大规模而摊薄或消解,成本开始进入下降趋势,并逐渐发挥成本优势。因而,不能静态地看待装配式建筑在起步阶段的成本增量问题,更不能把起步阶段的成本增量问题视为装配式建筑本身的固有特点而误认为装配式建筑不经济、不合理。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