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39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4) 设计标准化、模数化水平不够的原因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其中缺失的标准较多,行业整体的标准化、模数化水平不够。同时,设计标准化不是照搬标准图的狭义概念,由于对设计标准化的理解有失偏颇而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设计标准化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与传统现浇建筑完全不同这一差异;或者认识到了但是落实不到位,没有进行专项研究,不能把握设计标准化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难点,导致设计标准化不能落地。设计标准化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钢模具不能材尽其用,被白白浪费,不但没有体现出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反而因为模具摊销次数少、模具成本增量高,增加了成本。

  (5)税收环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的增值税税率比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税率高;同时,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造价高出约一倍,由于预制构件成本中的土地摊销等一些特有的成本没有进项税可供抵扣,再加上预制构件工厂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其他税费。综合计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增加税金成本大约为5% ~8 %。在全装修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增加了装修成本后计税基数增加导致实际税金增加等成本增量。

  (6)运行模式的原因 装配式是集成度比较高的建造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项目还是采用传统的碎片化管理模式(设计、采购、生产、施工各为其主)。施工企业在同样是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但多了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这种情况下,一是会造成报价中容易重复计算预制构件部分的管理费和利润,造成重复计算的成本增量;二是由于施工企业对预制构件生产不熟悉或主观意识认为有不可控风险,从而对于采用预制构件后本来可以减少的成本(例如找平层抹灰、脚手架部分等)仍按传统现浇方式进行报价,并未体现预制构件所带来的成本减少部分,形成了“名义减量”。如果制作增、施工减,成本增量就不是那么大了,甚至可以持平或减少。运行模式的不适应,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在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成本增量背离价值原则而不能得到量化和补偿。

  (7) 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是技术上不成熟,特别是没有工程经验的地方造成的成本增量。例如国外对应不同的结构体系、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和构件种类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一些连接方式比较简单(如干式连接等),而我们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湿法连接也比国外复杂,技术不成熟,研发投人不够,导致成本增加。

  同时在现阶段还大量存在不合理生产工期导致的成本增量,例如很多甲方仍是传统现浇建筑的惯性思维,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习惯性地认为可以抢工期、可以后改,不前置策划,不及时决策,前期不急,倒排工期,倒逼预制构件工厂和施工单位,导致生产工期很紧,正常生产工期下同一个预制构件可能只需要2套模具,现在为了抢工,必须4套模具或更多,模具用量成倍增加,同时还增加了生产工人的数量、加班量和窝工量,导致了成本增加。

  2.4 按照成本增量的有效性分类

  从是否对于形成建筑产品、提升建筑功能和品质有作用、是否能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的角度,可以把成本增量分为无效成本增量和有效成本增量两类。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增量中,夹芯保温外墙技术、石材和面砖反打技术、管线分离技术等新技术应用的成本增量是有效成本增量,其他大多数成本增量都是无效的,因此降低成本增量有较大空间。

  2.4.1无效成本增量 无效成本增量是指成本增量对于形成建筑产品、提升建筑功能和品质没有作用,无法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的增量。这类成本增量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形:

  (1)能提高建筑质量,特别是针对传统建筑通病的“渗漏霉裂”及脱落、防火问题。这样的成本增量能获得建设单位、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运维单位的认同和补偿;例如外立面采用集成式设计的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板,基本可以避免外立面渗漏、开裂、装饰面层和保温层的脱落和防火问题,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维更换成本。

  (2)属于客观存在的政策或标准等原因造成的成本增加,例如一刀切政策、不考虑是否适合做装配式,或者标准过于保守而导致的成本增加。这样的成本增加,对建筑功能和品质也没有作用,客户不会买单。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