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美术学毕业论文
19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其三是否定式思想。从思想的属性上分析, 后现代艺术主要针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与否定, 充分显示出否定的思维取向。它所强调的否定与虚无主义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事实上,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对批判与反省过于重视, 而严重忽视了构建。尤其是后现代艺术在发展到美国后出现了分歧, 产生了带有破坏力倾向的后现代艺术与先进性的思想。其中, 先进性的思想流派注重现代化的传承性。

  二、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后现代艺术思想的构思

  (一) 设定共性课程

  运用多途径、多层面、渗透性的教育模式, 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共同性设定以及教学内容的编排。包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专业,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系统中, 彼此之间在整体上存在着共同性, 远超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理论的角度分析, 这些专业课程间的差异性通常是表现在相互不同的技能上, 但这却是它们自身专业所探究与解决的内容。因此, 加强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共同性设定具有重要意义, 更是培养综合素养高的专业艺术人才的根本要求。这种加强设定, 不仅要拓宽范围, 同时还要增加深度。这样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全方位的专业知识, 并且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 在高等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向学生渗透多种不同的艺术思想, 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按照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不同思想流派靠拢, 借此来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 实行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运用因材施教, 有效挖掘学生内在的艺术创作潜能。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品格等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出其精神世界。特点就是所谓的个性, 主要指的是在世界万物中与众不同的个体, 它与性格、涵养共同构建了人的品格。教师要尊重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及习惯去生活, 并积极指引学生逐渐将自己的生活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从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文化, 在主流文化中更好地突显出个性文化。而艺术设计师在设计时, 向来对于作品的独特性较为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透过具体的设计作品, 能够充分看出设计者的品格及审美情趣, 同时这样的作品往往还体现着设计者的创作态度。后现代艺术对此也十分重视, 并且其是每位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目的。

  三、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后现代艺术思想的渗透路径

  (一) 加强审美教育、提高文化素养

  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目标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稳定的亲密互动关系, 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素养、学识内涵、专业水平等综合性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作力与审美力,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为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动态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 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式, 从原有的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方向逐渐向加强学生审美教育上转型, 与此同时, 还要强化学生的文化涵养。在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 应充分对艺术知识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全面了解。尤其是传统艺术纹样及民族文化符号等, 更应对其展开探究式学习, 借此来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提高文化内涵。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 首先要与学生共同欣赏, 并找出风格相似的作品进行对比, 在师生的相互探讨中, 逐渐让学生善于自主思考、辨别及评判, 学生可以自由地说出真实的想法或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 逐步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二) 紧密联系生活、增强生活领悟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所制定的课程内容应经过专家小组的综合分析、讨论后而决定, 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体现时代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 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得到最优质的教学服务。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是他们的思维导向, 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 才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进而激发自我探索欲望,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 在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 要让学生利用对相关艺术创作技巧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运用设计作品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感受。而对于审美感受的表达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观察到的事物以及生活带给自己的一系列感受等, 将这些全部转移到作品当中。对此, 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对于生活的领悟, 并根据学生在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活动、不同经历的内容等呈现在作品上的具体形态, 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而学生从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领悟会成为他们日后设计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与素材。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