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写———文字的运用、逻辑的安排、思想的创造交融的产物
这个“写”既包括较低层次的摘抄与逐条式笔记,也包括单篇的读书札记,更包括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写”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学习与思维方法、大量读论文与作品、课堂讨论与辩论中阐述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这个过程既考查文字运用的功底,还考查逻辑层次的安排,更关注自己独创性思想的酝酿。平时读书的涵养、老师讲授的方法、讨论时思维的锻炼等等都打破隔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方法是以笔记与摘抄为主,模仿经典学术论文,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另外,真正掌握思想与学术的能力,还需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与学术专著。现在大学生知道中国期刊网并能下载文章阅读的少之又少,至于学术专著更是望而生畏。对大学生而言,至少应该熟练掌握中国期刊网的查询与下载,每个星期至少能阅读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2~3篇并做好摘抄,虽然刚开始阅读必然艰难,但浸染既久,学术思维必渐渐养成,终身受用。
二、贯彻落实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人文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贯彻是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为前提的。没有时间的保证与实践的操练,再好的教育理念与模型都将沦为空谈。为了把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中落到实处,需要三个层面的协作与努力。首先,教师层面。研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如何开列读书目录、如何演示读书笔记的做法、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具备极强的综合能力。具体如下:
第一,教师能力方面的培养。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培养一个在“听、说、读、写”方面综合素养都高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造诣与深厚的涵养。这个涵养从何而来?还是在科研中大量读作品、读专著、读论文并进行持续不断思考、写作、教学中而来。
第二,教学方式的创新。有些教师里肚子有货,但缺乏教学的技巧与经验,最后产生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科研能力并不必然等于教学能力,所以,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如何把这种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仍然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
第三,改变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师职称的评定与能力的考察,关于教学成果的权重,各种奖励与教学成果直接挂钩,让教师摆脱“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无所谓思想,在制度性的利益保障下,必将刺激教师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改进教学方法。其次,学生层面。学生的主体性相对较弱,在现实大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靠他们自己主动学习,实难奏效。所以,客观上建立一个更为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有论者指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摒弃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笔者配合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了下面一个综合评价学生的模型。最后,课程设计层面。对比国外与国内大学本科教育可以发现,国外本科生每周课时一般在12~15,而国内大学本科每周课时少则20多个课时,多则30甚至40课时,过于紧密的课时安排导致学生上课已经自顾不暇,何来课后读书做笔记写论文?现在大学生不是缺少上课的机会,实在是机会太多把他们的生活与时间挤得满满当当,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一步学习与深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现在大学本科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只有记忆,没有课后的思考使之消化知识。反观研究生教育,恰恰是较少的教师引导与学生大量自主学习时间的结合,才使学生真正超越单纯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所以,课程设计方面应精选必修课程,删减不太相关的课程。与之相关,就是缩减大学教师的工作量,这一方面是配合缩减课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大学教师潜心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环境。
就业竞争的压力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社会的急速发展,对语文教师、公司文秘的要求越发严格,就业单位设立的就业门槛也随之越来越高。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加之毕业生多将目光聚集在主要城市和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使得中小范围的人才竞争已出现白热化的趋势,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只招“拿来就能用”的员工,这使得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因技能不强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单位用人理念变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