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避免机器卡药及裂片。某些药品因自身剂型工艺或是药片与药盒出药口径大小不配套,会出现多漏或少漏1~2粒的情况。如麻仁软胶囊遇热易软化而出现粘连,出药时易出现多漏的现象;处理方法:将软胶囊提前密封冷藏,待机器运行时再填充至药盒中。有些药片由于本身制片工艺或是在药盒内芯旋转过程中摩擦易产生粉末,出现卡药,从而影响落药速度,干扰机器正常运行,这就需要提前将药片过筛而且填充时量不宜过多。例如大黄碳酸氢钠片,容易产生棕色粉末,粘附堆积在药盒内壁和落药口,影响内芯旋转,出现卡药。还有某些易裂片药品,如培哚普利片(雅施达),容易在内芯旋转过程中断裂,产生半片,会被机器误认为是完整的1片而落入包药袋中。因此,必须定期检查包药机中药盒,筛除半片药,保证分包袋上医嘱与实际落药种类和数量的统一。
2.4定期维护机器,控制环境温度。机器的错包率与机器维护质量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机器内药品掉落的粉尘堆积越多,机器内部计数系统识别度会降低,错包率就会升高。我科除了每3个月工程师要定期维护机器外,每周还要定期清洗落药槽、漏药斗2次,用干布擦去粉末,后用95%乙醇擦拭清洁。全自动包药机是较为精密的设备,要求应安放于相对恒温、恒湿的环境,在使用中央空调的情况下,每天应记录温度、湿度,确保房间湿度保持在45%~75%,在湿度比较高的月份,需开启除湿机。
3药师操作
3.1操作流程明确分工。要做到有序调配,必须明确分工。我院共配备2台全自动包药机、2台计算机、2台打印机、2台剥药机,另备加湿器、吸尘器,以及包药使用的物品如药品、包装袋、色带、打印纸等,设置了1间专门用于剥药的房间。正常工作状态下,每台机器配备1名药师,分别负责病区医嘱处方调剂、机器运行过程中的备用药槽的添加、药盒药品的填充、包药袋的整理、包药袋墨盒的更换以及各种故障的排查。另有1名药师单独负责所有病区医嘱未注册药品单的打印及手工摆药(未注册药品即无法用自动包药机包药的.药品品种,包括口服颗粒、口服溶液、贵重药品以及小部分无法制备药盒的药品)。在包药机程序操作中,如在“已包病区列表”中选中某病区医嘱打印未注册药品单后,经常会出现该病区医嘱再次弹回至“待包病区列表”的情况。为防止包药机再次重新分包同一组病区医嘱上的药品,我院对每组添加至包药机分包的病区医嘱另作登记,在表格中罗列所有待包药病区,随时标记添加至机器分包的病区,在每次分包前先确认该病区医嘱是否已分包。此法非常有效地控制了重复分包的情况。待同一病区的包药袋和手工摆药全部调配完毕后,由1名药师核对登记上架,最后投放配送。如此流水作业,不但分工明确,且减少了包药袋错投病区的可能。
3.2手工半片药槽添加。全自动包药机对软件要求相对较高,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包药机软件对接,对于没有配备药盒的不常用品种或使用量不足1片的剂量(半片、1/3片、1/4片等),可放入包药机的托盘中,利用其手动控制功能,由操作人员手工放入托盘中,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床位号与药品托盘上相对应格数一致,将药品包入药袋。如卡托普利片(12.5mg)由于片剂体积过小(片剂长约5mm,宽约1mm,厚约1mm)、重量过轻,无法制备药盒,必须靠手工制备成半片后放入药槽中进行调配,其用法每次2、1、0.5片均有可能,需要操作人员每次添加时细致核对所投药量,确保准确。
3.3重复医嘱处理。住院医嘱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重复医嘱,如2条或2条以上同种药品的医嘱,有时是医师开具的临时医嘱,有时是2条不同用法用量的长期医嘱,这需要区别对待。在包药机系统程序APPS系统参数配置中,重复医嘱处理方法有2种:(1)删除最后一条医嘱;(2)对重复医嘱进行单独分包。我院选择的是第2种方法。这种方法对含临时医嘱的重复医嘱是可行的,但对含2条不同用法用量的长期医嘱的重复医嘱是不可行的。后种情况下,应与开具医嘱者及时联系沟通,在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剂量的前提下,对2条不同用法的长期医嘱删减其一。
3.4超量医嘱处理。包药机对于超出常规用量用法的医嘱可以设定限制,尤其适用于一些高危药品(如华法林,2.5mg,设处方上限3粒)以及一些粒径较大的药片(如碳酸钙片,药用炭片等)。粒径较大者单包数量过大会导致分包后包药袋膨胀,从而难以通过热封包装机通道甚至压碎药品,需要在包药机系统程序ATF登记药品列表中设“处方上限”。对于因医师失误开出的超量医嘱会在自动包药机控制台处方内容中显示蓝色字体以示提醒,再分析处理,以消除隐患,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高危药品如地高辛片,我院采用手工独立分包的形式,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