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历史学毕业论文
18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如在进行彼得一世改革部分的讲解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了改革的背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当时俄国的内外形势十分混乱,假如你是亚历山大二世,你会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进行什么样的变革?借助这种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此外,要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比如在进行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内容的讲解时,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目前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比较落后,而西方欧洲国家都很富有呢?借助这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分别是在教学中加入对野史的讲解,突出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带领学生进行对历史的研究。

  在教学中加入对野史的讲解,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人性化,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对汉武帝的专制进行讲解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汉武大帝》的相关片段,讲解汉武帝统治时期的野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在一种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思维方法的灌输。历史知识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理清头绪,因而觉得历史难学。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讲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时,不要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死板的总结,可以向学生提问:新航路中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总结:新航路是一条人类文明的交流之路、是西方殖民掠夺之路、是世界联系之路、是思想融合之路。这种灵活的总结,使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方便学生们的记忆,又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教给学生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历史。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带领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结成历史研究小组,让其自主选择研究命题和方向,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并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

  以上是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岸映.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9):170~171

  [2]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xx(28):52~55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13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大略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梳理课文知识脉络,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知识印象奠定基础。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目录阅读”,让学生在标题阅读中梳理历史知识。阅读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内容,累积知识经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串联效果。在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可以体现出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学生把握答题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经过阅读经验“学会阅读”,善于分析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因果,从而在宏观上发现历史发展的重要引导点。例如,在目录中第一节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第二节的内容是“五四运动”、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第二,增添“任务阅读”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带着疑问促进有效的阅读。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知识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倦、消极的学习氛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教学的手段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过程中找到对答案,这种“任务法”的设计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