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不能仅仅定位于专业领域科技文献阅读,而应该考虑基础英语、科技英语(EST)以及专用英语(ESP)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问题,而现有的专业英语教材普遍未考虑此类问题,因此专业英语教材建设是其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3.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内容
(1)根据教学学时数调整教学内容
按照原来的教学大纲规定,专业英语阅读阶段的学时总数为100—120个。但随着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新的教学计划纷纷制定出来,考虑到总教学时数的限制,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学时数一般限定为32个。总的学时数减少,但原先的衔接问题依然存在。为此笔者建议应从32个总学时中拿出8个学时进行基础英语之后和专业英语阅读阶段之前的一种衔接性教学,其内容应该是实用科技英语。
(2)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目前课程设置的学时数大为减少,因此目前的教学方法也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解决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提供帮助,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词汇的构词特点、熟悉科技英文的文体结构以及文法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区分中西文化差异等。
(3)转变教学观念
此外,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教学观念需要改变的问题。这里有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不少人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从而忽视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需要一个过渡的问题,更有甚者,由于不够重视专业英语教学,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没有开设专业英语教学课程;另一个误区是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可以取代专业英语教学。根据笔者的分析,这两种观念都是片面的。
三、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1.双语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现行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所谓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就是在向学生讲授专业课时,专业课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教学讲义、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讲解、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显然,与双语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是全英文教学;二是全中文讲解。
全英文教学法的理论最早源于法国和德国的直接法(DirectMethod)。这种方法主张遵循“直接联系”的原则,让语言形式与所代表的事物“直接”发生联系。然而直接法是以“幼儿学语”理论为基础的,是仿照幼儿习得母语来设计的外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事实上,第二语言的学习与第一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两种语言之间本身也存在差异,因此,不考虑母语,不与母语相比,外语教学必会造成莫大损失。如果采用全中文教学,也未尝不可,但是不便于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这与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有悖。再者,根据教育部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四年“不断线”。因此,要使学生持续得到英语培训,仅仅靠高年级阶段专业英语教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语深深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综上所述,双语教学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灵活应用教学方式的体现,其开设完全必要,而且其开设也不能简单地取代专业英语教学。
2.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不可互相代替。专业英语教学可为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基础准备;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专业词汇,深化应用英语的能力。所以,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应该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86年自专业设置以来,一直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自20xx年起,由安徽省教育厅立项,我们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等进行了系统改革和建设,以进一步増强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自20xx年起,我们对环境工程大四年级的“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尝试,考虑教学内容、教材、师资以及学生基础等条件差异,我们采用逐渐増加双语授课比例的做法,由20xx年学时比4/32増加到20xx年的10/32。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授课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分析略见一斑。通过以上分析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将科技论文写作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将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保证大学四年学生英语学习不间断,有利于培养新时期高级专业人才。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在全国大部分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影响面广。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在我国进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便于推广。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在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及学生的英语基础等有所差别,但培养学生拓宽视野和应用英语进行科技交流的宗旨不变。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不能等所有条件都成熟时再开设,而应该在改革中求成绩、在建设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