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文共15篇
电子技术论文共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子技术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特点,从中职物理课在教学中的作用、物理课教学方面的优势、物理课教学的改革、物理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几方面,阐述中职物理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
中职物理 电子技术 应用专业服务
一、引言
在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尤其像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电磁学等方面的概念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是一个学习难点。而在这几年电子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物理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物理课的内容有选择地增删,课时量也有所压缩。根据对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特点的一些认识,感受到中职物理教学与这些专业基础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课是专业基础课的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又是最终为专业服务的。因而做好中职物理对电子技术专业的服务,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
二、发挥物理学的优势
(一)物理学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面的优势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中职物理呈现出鲜明的职教特色。中职物理课在学生知识积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物理课应该是一门让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应该是一门能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的科学,物理学应该是一门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科学。所以,物理学不应该是一门让学生敬而远之的学科,它应该是一门科学严瑾而又引人入胜的自然科学。那么,在物理课教学中萃取出与学生专业方向相融合、相辅相成的知识及研究领域,通过物理的一般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向自己的专业领域拓展的思维意识,通过对科学的探究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思想品德,这就需要物理课教学应主动强化服务专业的意识,把物理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基础能力,增强适应性,发挥其特有的培养功能。
(二)物理学改革后服务专业课教学的优势
由于中职物理可以摆脱普通高中物理的应试模式,就可以更有时间投身于教学的改革。
1、可以更多地让实验走进课堂,而且可以更加形式多样。传统的演示实验、现代的虚拟实验、网络的共享实验等等,都可以成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
2、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讲清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中职物理不需要为了高考去追求那些难题偏题怪题,而在于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基本的解题素养,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建立专业意识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物理学的系统框架的构建。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石。力、热、声、电、光、原子和原子物理学构成了物理学璀灿的世界。
4、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着眼于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
比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物理教学上要对运动和力、静电场的应用、磁场的应用、电磁波等内容结合专业的特色进行讲解。对直流电路、电场与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力求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三、中职物理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几个问题
1、中职物理教学应结合电子专业特色。
电子技术应用的课程设置中。物理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物理课的内容有选择地增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本专业的特色有所选择,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即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对职业模块二(电工电子类)、拓展模块中现代通信技术简介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并制订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电子技术专业的物理课就体现了本专业的特色,。
2、中职物理教学应重在建立概念,打好基础。
物理课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物理学对电子类专业的整个教学质量都会起到一个比较深远的影响。在处理物理学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时,由于课时较紧,采用了模块式的教学思想,如电学部份,常常放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加以强化,这固然能够适应教学的整体需要,但总的来看,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应该是物理学和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不同,物理学重在建立概念,打好基础,而电工基础是在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电工学的有关定律和解题方法来解决有关电路的具体问题。
3、中职物理教学更应注重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规律多从实验中总结得来,并最终需用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因此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经常改进和改制实验装置和自制教具,力求提高演示效果,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准备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对物理的.兴趣。中职物理教学更应注重实验教学。课堂的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多媒体课件,和物理学相关的生活现象,和专业相关的仪表器件等等。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同身受。良好的实验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在专业课程中更好地开展理——实现一体化的教学。
四、把握好物理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
1、搞好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效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把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降低难度:考虑到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的基础,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难度应全面降低,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减少教学内容.特别是不适应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的内容:二是降低教学梯度与难度。解决学生可学、愿学、学以致用的问题。教师必须清楚电子技术专业课对物理课的要求,删繁就简,贯彻“够用”原则。
3、要注重课程特点的差异,改进教与学的方法。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不注重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作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对不同的课程特点要加以学法的指导。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职物理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服务会越来越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改革的风向标,实现中职为实践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一、模拟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1.信息维护模块。此功能模块主要是对学生信息的统一管理,学生的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院系班级等。一般会采用固定的用户名进行系统的使用,其中多为学生的学号,这样方便使用并且不会重复。在此模块中,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对学生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等数据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学生的实验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或者是修改。
2.报告管理模块。此模块主要是学生提交的电子版的实验报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浏览,查看学生的实验是否符合标准,有没有哪个步骤出错,或者遗漏、颠倒某些试验程序[3]。通过对这个模块的浏览,可以清晰的了解学生实验的全过程。
3.虚拟实验模块。这就是实验室实验通过电子技术在网路中的虚拟化,这个模块包括实验的所有步骤,并且都会通过电子技术在网络中显示出来,只需要运用鼠标和键盘就可以操作整个实验,如果哪个步骤错误,系统会第一时间显示实验错误,以便及时修改,方便查找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鼠标来完成实验的连线部分,连线完成后,会录入系统,系统会自动判断连线是否正确,如果错误,会给出相应的提示。系统会保存学生的操作程序,这样方便教师的查看和教学,能够发现学生容易在哪个程序中出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4.统计评价模块。统计评价模块包括学生的.成绩计算和教师的点评。统计评价模块是通过教师事先录入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和学生实验的步骤及结果相参照,然后自动的给出实验的成绩。这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验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模块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观摩,查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错误,然后做统一的讲解,这样会及时的改正和提高。
二、模拟电子技术虚拟实验平台的优势
模拟电子技术虚拟实验可以有效的实现实验教学的管理与指导,与传统的实验室试验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并且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有效地提升[5]。具体优势如下:(1)摆脱了实验室实验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作为网络实验平台,可以提供实验者自由进入平台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可以多人共同的实验,能够做到资源的共享。(2)有效的减少了实验设备的损耗,节省了实验的经费。虚拟实验平台不用真实的实验室,节约了实验设备的购买费用,同时,也不用对试验设备进行维修和保护。(3)实验操作更为安全快捷。利用虚拟的网络电子技术平台,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室错误实验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对人身和建筑的损伤。这样就能够更安心的做实验,不用担心实验带来的安全问题。(4)提高了实验热情,培养了创新意识。虚拟网络的实验平台摆脱了传统实验室实验的束缚,可以在网络中多次进行实验,方便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不用考虑设备的数量和损坏。
三、结束语
模拟电子技术虚拟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创新和实际工作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激发实验的热情和兴趣。对教育、科技、工农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同时,模拟电子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一、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1构建知识网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虽然具有器件种类多和电路概念多的特点,但其内容也有内在规律可循。如果教师能够总揽整个课程,对知识系统进行梳理,找出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关系,并将这些知识点逐一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思维导图。我们向学生介绍这个利用PPT制作的思维导图时,可作如下解释:电子器件均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制造半导体器件用得最多的是硅、锗和砷化镓三种材料。纯净的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是很弱的,利用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可以制成P型和N型两种杂质半导体。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用特殊的工艺使其结合在一起,就会在交界处形成一个特殊薄层,该薄层称为“PN结”。二极管实质上就是一个PN结。它的电路符号、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分析方法,在学习中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材任何一章的内容都能够用类似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使其具有全局观。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准确的、完整的和系统的。
1.2实施研讨式教学
在本课程的“功率放大电路”一章中,介绍了功放的一般问题、各种类型功放电路及工作原理。我们创建思维导图时,首先需要绘制的概念以要素形式引入,形成初步的思维导图;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要素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并用有向线段标识要素间联系,说明其理论依据或提供简要的理由。在建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思维导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效率和失真间的矛盾。例如,在由“乙类互补对称功放”导出“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时,首先通过Multisim,搭建乙类互补功放的电路,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让学生讨论在示波器上应该看到怎样的波形?如果实验结果表明输出波形出现了交越失真,我们可以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如何解决?然后将相关内容引入思维导图。最后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应采用什么办法?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研讨,补充思维导图,Ⅲ部分。经过充分的研讨,师生共同完成了功率放大电路的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1.3提高期终复习效率
由于期终复习时间有限,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复习课应该用思维导图方法来复习总结。明确知识的层次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后将它们有序地组织起来,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可以解决本课程内容多的问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应用思附导图方法进行复习,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应充分体现由学生疏理知识,寻找规律和判断错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体现整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缺乏良好的认知结构,结果所做的思维导图是各章思维导图的简单相加。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由“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主题—放大电路出发,按专题进行,采用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不要限于本章内容,而应突破章节界线,贯通教材前后,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建立其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框图能展现知识的联系和知识的整体结构。(3)关注知识的迁移训练。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展示整幅导图时,若图比较大则字体会被压缩,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如果部分展示则需要移动画面,操作不便。如果采用黑板手绘的方式,则需要在布局和色彩方面事先多次演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随心所欲。为此,我们可以采用PPT自制思维导图与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结合的方法,课上用PPT演示,课下根据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部分或完整的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使用。教师与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交流与探讨,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在极具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吸收,构建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握教学全局,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减轻课堂教学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被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很高,有的学生还应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一、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主要集中在高数、电路和电子技术知识三个主要部分。首先,学生对高数知识基础不扎实。在电力电子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高数知识中的一些内容。但学生在高数上的基础知识不足,给这些知识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其次,学生对电路知识掌握不足。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离不开电路知识,电路知识是电力电子技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学习中,一些学生不能理解掌握电路的原理,所以致使其学习水平不高,进而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产生厌恶感、恐惧感,在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上,如电路开关、电路控制等也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最后,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掌握不足。电子技术知识是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关键因素,对于学生分析电力、电路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要点,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出现重大失误。
2.教学模式
死板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普遍沿袭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生硬死板,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注重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质量,致使学生不能理解掌握知识点,对枯燥的课堂环境产生厌恶,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另外,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因此,实验教学是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关键部分,对于学生学好电力电子技术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当前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实验指导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只需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对照着进行实验,然后再简单地记录实验过程就算完成整个实验流程。
二、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措施
1.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巩固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高数知识来说,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做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便于学生加深对高等数学的理解。在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运算思路,让学生学会计算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另外,电力电子技术教学还应当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作为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互动,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地位,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在电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电路学习中的复杂部分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辅助教师传统的讲解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发挥其创新能力意识。
2.转变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转变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也是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之余可以组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电路设计竞赛、电力电子技术知识应用设计,等等。以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查找资料,积极备战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校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应当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综合型的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对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从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出发,提出高职高专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应在教材、实验、社会实践和师资等方面作改进。教材应更加简明、实用,加大实验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提高其地位和作用,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现在就针对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问题,做如下的探讨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一、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的正确教学目标
我校高职高专教育是以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的。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它的实践性强,旨在培养适合社会岗位和社会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其中包括: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艺文件的编制、产品装配线、调试线、质量控制点及产品检验等部分的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学生要掌握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强。进而,在高职高专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二、对高职教育进行教材改革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用到的教材,一般都是来源于本科教材,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尽管已经对教材做了精简,但教材的框架还是不变,依旧是对书中的结论分析和推导、说明居多。
所以,这种教材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是,这种教材的实用性不强,教材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结合结合度也不明显。其次,这种教材太生硬,很难理解,逻辑思维差的同学很难学懂。久而久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就会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所以,学校建立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道德高尚、专业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职业学校需求的教师应该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既能在理论上引导学生,又能在技术上提高学生。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都派老师到校外去进修、学习,让他们定期到电器生产业顶岗实习,加强自身的能力修养,这也是加强教师培训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致学校里“双师型”教师能大幅度的增加。
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所谓的“实践性教学”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的上,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和特点建立的专业技能实践体系。它包括三个层次:实验、实训、实习三个阶段。
这种教学模式,坚持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分析,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边学理论知识,边在实践中求证自己的结果。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实验检验理论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操作起来也更加有序和有效。
实验环节,只要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进行。而在实训环节。学生就可以通过对实物的组装来达到目的,实物可以是电话、收音机,也能是其他电子产品,达到目标就可。这个环节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很多职业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改革才能使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课程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的改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能快速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是综合能力,为专业技能的进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对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一个合理的探讨,在完善学校本身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通过教学理论、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改革来促进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对社会发挥自身最大的功效。
摘要:课程设计是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开设和实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然后介绍我校自主开发的电能变换器通用实验平台及利用此平台开设和实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情况。最后提出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扩展为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平台的设想,并总结了课程设计的建设经验。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综合了弱电和强电两个大的领域的学科,是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一门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自动化、电机和电器控制、电力系统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和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电力电子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实践环节是电力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新疆近些年工业的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才市场日渐增长的.需求,进一步积极研究和探索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新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完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理论学时为48学时,受到电气专业总学时的限制,一般院校都没有开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另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经费需求也较高,和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的元器件相比,电力器件的价格往往要高得多,同时电力器件都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下,因此实验安全性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课程设计是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基础或专业强化训练。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出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初步完成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可能。
电力电子技术我校是在20xx年开课,其课程设计刚开设,具体设计要求有:一方面主电路的设计。主电路不用半空器件晶闸管,不论是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还是斩波电路都改为全控器件MOSFET和IGBT。另一方面,由于全控器件的开关频率远远大于半控器件,因此对全控器件的控制方法如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等要强化。
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分组完成,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按照完成的质量给予不同,选出最好的结果给予颁发奖励证书,大大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指导教师事先不做示范设计,即便对于学生烧毁元器件等现象,也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减少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含金量。
2、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等实践环节在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些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和实践内容丰富,因此如何计划和实施好电力电子技术实践内容是使学生充分理解其内容的重要保障。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结合下面的一些方法。
2.1 理论和实践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力、电子和控制方面的技术理解和基础不同,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理论课和实验课交叉进行,通过实验课能及时快速检查学生课堂理论的理解程度。
2.2 前后知识串联、提高综合性
教学后期设计综合性实验。在做这类实验的时候学生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步骤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开课以来学到的知识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但会用到刚刚学到新知识,还要用到前面章节学到的知识,形成知识串联,举一反三综合利用。另外,在课程结束后可将电力电子技术与其学过的课程相结合进行综合实验实训。不同专业学生可结合不同的综合实验,如果是弱电专业可结合单片机开发板设计输出发脉冲来控制全控桥式电路的开闭。和其他先修过的课程相结合知识比较新,这部分综合设计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实验实训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综合技能和专业能力,能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岗位需求。
2.3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
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大量的波形和公式很容易让学生混淆,理解起来难度也大,为了更好理解其原理在讲解过程中有必要举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如企业单位中最应用最普遍的变频器,实验室中常用的开关电源等。在讲授的时候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对这些教学产品现场拆装,结合具体元器件讲解原理,这样比单纯讲解波形要形象的多。学生既有理性认识又有直接的感性认识,更会极大的激发其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4 其他增强实践教学的方法
除了上述实验实训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实际知识,例如开发实验室、开始创新性实验等。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应保障仪器设备、元器件的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学生要做的实验基本需求,例如要保证学生做实训的时间、要能够排开实验等。创新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后,指导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一些课题,来考查学生所设计的电路创新思维能力。
3、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进、完善需要长期实践来逐步完成。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例如电子器件从半控的晶闸管到全控的IGBT等,实践教学也会随之变化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电力电子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为了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也要随之改进。
摘 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正日新月异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的四个热点方向:电气节能、新能源发电、电力牵引和智能电网。分别从应用背景、主要内容、应用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子以简要综述。展现了我国电力龟子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电力电子技术的前身是半导体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电子技术在半导体技术中逐渐发展和分离,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为连接强弱电建起了一座稳定的桥梁。综合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总共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可控硅整流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大功率电子技术;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第三阶段:当前时间段,实现了用电设备的高效节能、设备的智能化、小型化和轻量化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电力电子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用电效率,增强了电力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程度,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模糊控制和智能化控制对电力系统起到一个推动性作用;二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能够提高设备的能源转化效率,降低了成本的开支,缩短了运行周期,为整个电力系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最后一点就是完善了产业结构和管理的形式,电力电子技术的提高,也让电力产业成为了新型的企业,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的完整性。
3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 电气节能
电气的节能主要包括了变频调速、电能质量、有源滤波等内容,在这其中,变频调速是主要的工作内容。早在20xx年,国家就启动了电气节能这项工程,工程中也包含了电机系统的节能。在这样的政策扶植之下,国家每年都会资助约为100多个节能项目,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个项目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机系统的“十一五”节能规划,总体节电为200亿千瓦时,庞大的数据表明了节能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新能源发电
全球的人口基数大,并且呈现着增多的趋势,加上工业水平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个给全球的能源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石油和煤炭的储量在不断减少买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马上解决这些问题,能源的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利用新能源来发电主要包含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相继采取了“绿色能源”的计划,一时间,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次能源供给的随机性大,由于太阳能、风能都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对输入的电能波动小。
3.3 电力牵引
电力牵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交通发展的新特点,电力牵引中主要包含了高铁、地铁、轻轨和电动汽车等,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电力牵引技术。
电力牵引的主要特点是:蓄电池供电、四象限运行、恒力矩控制以及高温和强振动的工作环境。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导致了对于电力电子设备的高要求,根据我国的事情来看,仍然以进口的牵引设备为主,而国产产品适应能力差、动态性能不够,未来国产产品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力牵引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电力电子的变换器装置效率和功率密度,发展集成技术和冷却技术;实施精确控制尤其是针对低速和高速下的平衡控制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最重要的还要保证电力牵引的可靠性运行,采用综合管理的手段。
3.4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我国新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定义为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传感技术等的电网控制技术。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容量大、电压高、组合结构、分布广等内容。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功率半导体的器件能力需要提高,需要向更大容量来直接变换,并保证电力质量的可靠性。
4 结论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为电力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电力电子技术必须要发展成为现如今高新技术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当然,一项技术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一定能够想出具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只要我国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一定能让电力系统取得更健康的发展。
1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今汽车电子技术已经运用在现代汽车电器电路运行及维修等领域,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也已经成为推动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
2.1智能传感器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智能化传感器技术亟待普及。具体来讲,未来的汽车传感器应具有模拟和处理信号的功能、对信号放大和处理的功能、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自动进行校正功能等。
2.2多媒体娱乐与智能通讯系统
现阶段,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交通指挥中心和司乘人员之间的通信已经很通畅,未来更多的应用将在网络导航、行车指南、无线因特网以及汽车与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和远程救援等方面开展。汽车逐步将变成移动的工作和休闲娱乐场所。
2.3安全防护技术
安全防护设计软硬件两个方面。硬件安全性从耐高低温、耐电击、耐火花、阻燃等方面考虑,质量监控是主要手段。软件方面,软件漏洞的隐患与后果,如功能的缺失、安全威胁等。对车辆电子控制安全造成的'威胁,主要从局部物理、远程和内部电子三个方面考虑。
3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展望
(1)汽车整车系统总体控制。各功能单元通过总线进行通信,传输信息,接受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并执行特定的功能,使车辆行驶功能控制达到最佳水平。系统化还使汽车制造核心技术同时重视硬件和软件,由技术成熟者牵头各相关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通信协议,使得技术实力弱势的中小企业围绕强势的大公司,促使行业整体良性发展。
(2)功能模块化。各种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化,使得汽车零部件产品功能模块化,便于企业之间采购和组装。以统一标准进行模块的集成和接口,标准化的配套和整车制造工艺统一,有利于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于各个功能模块,使得所有功能模块协调控制,统一服务于整个车辆。电子零部件企业承担的职责将越来越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3)高配成为标配。汽车电子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变得普及。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实际应用。在未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将作为标准配置被使用。先如今,轮胎智能压力监测系统(TPMS)与ABS、安全气囊并称为汽车三大安全系统,仅在奥迪A8、宝马7系/5系、奔驰S/E系列等高端车型中作为标准配置。在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民大众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之下,不久的将来,这些东西很快会成为所有汽车的标准配置。现如今ABS已经普及。
(4)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汽车的电子控制过程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前我国在高档车辆上开始逐步使用传感器技术用于辅助的驾驶防撞。另外在汽车驾驶考试过程中,传感器技术在考试各关键评分环节应用,但是在普通的民用环节还缺少物美价廉的更多产品。传感器相关产品必将在汽车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应用过程中起到较大作用,以促进车辆驾驶的智能化。
(5)“云计算”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目前IT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云时代。“云计算”可以把局部信息处理共享处理。未来汽车驾驶和控制突破“传感器-避障-目标-方向盘”的传统固有模式,使实现“目标-电子控制-方向盘-自动驾驶”完全有可能。而且“云计算”将大大提高导航功能,降低出行者在陌生地区出行的压力。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子技术将逐步改变当前车辆的产品模式。智能车辆的概念在未来将逐步形成。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汽车电子控制智能化和网络化在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多的从基本的功能性要求向智能应用和娱乐休闲方向转变,以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车辆的简单应用性和舒适性为目标。
新能源发电出现至今,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其占据非常有利的位置,成为了一项关键技术。这项关键技术与新能源发电息息相关,直接制约着人们开发利用新的发电技术,并且还关系到新世纪人们与日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说: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占据着决定性作用,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非常重要。关于该项技术,我国是世界上起步相对比较早的国家,目前在这个技术上,做的比较完善和专业,尤其是在通信网络方面形成较大的规模。比如说电信网络被我们所熟知的各项业务都是这个技术的应用体现,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1该技术应用在电网中的现状
作为一项新兴的电工技术,电力电子将强弱两种电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新技术的一种,不仅在应用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并且在国民经济上发挥着自身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会对输电系统的前景造成巨大的影响,使得其出现革命性的变革,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现有的电力电子技术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如下方面: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会用到它、输配送电能的过程中会用到它、存储电能的时候会用到它、还有其他的领域也需要他。这项技术基本上应用在了电力系统全部的环节中。
(1)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会用到它。在这个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发电系统,通过提高类似于发电机这类发电设备的工作效率来控制和调节设备功率。我们显而易见的就是大型发电机的应用上了,其控制方向是静止励磁控制。
(2)输配送电能的过程中会用到它。在这个方面的应用换言之就是输电系统。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引进一个新的技术称之为交流输电,它是将现代出现的叫做控制技术的一种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一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通过控制技术,针对电力系统,然后不间断的调节系统的各项指标(包括参数、功率和电压等等)。这样的处理尽可能的减少了输配送电能的过程中将会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也会提高其过程的稳定性。关于这个输配送电的过程,目前技术上比较关心的是高压直流电的输送。距离的远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知道的是关于高压直流,其距离越远的输送越发能处理输送过程产生的诸多问题。在其他方面的参数控制相同的情景之下,高压直流的输电远距离会相对交流有很大幅度的损耗减小。因为如果电流保持稳定不变,那便不会出现电抗压降,这样会减少输电整体的压降。那么我们可以以低成本投入的线路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线路高稳定性,甚至可以保证基本上不会出现由于稳定性不够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线路问题。
2相关器件的发展过程的描述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期,世界上出现了晶闸管,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只,这个晶闸管的出现意味着电力电子技术发生了来势汹汹让人触不及防的一次大变革,它标志着人们不再在电气传动领域一如既往的坚持过去的运作方式,这样的格局已经进步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能的转换已经发生了革新,已经不会再沿用过去古老的办法,而选择采取最新出现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各种器件出现和构成,这一领域将我们带入了变流器的时代。走到这个时期,电力电子技术就算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迎来了春天,但始终没有阻挡它进入这一个新的时代。据此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到了新的世纪,我们口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变得非常的'成熟,它的每一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这40多年的经过,是世界上各个技术人员最为紧张,竞争最为残酷的一段时期。传统的电网模式所采取的信息传递方式为点对点,即信息的交互和传递仅能在有限的局部范围进行,因此较为保守和安全。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起掀起了智能化电力系统的诞生。智能化电力系统所具有的性能包括实现信息的共享化,有利于各级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相关管理。在纵向发展的角度,由二极管带头的第一代器件最后发展至第二第三代,最终将各个电子元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集成电路,也作为最新出现的第三代电力器件在世界上立足。我们如果想要在生活必不可少的网络上,得到系统最为贴心的服务,便不得不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起来,这是一项高科技技术。我们实事求是的说一句:电子系统出现如今的盛事,变得如此的现代化,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没有这项技术,我们现在享受的网络系统根本就无法如此现代化。
3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人类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过程中,认知这这个世界,对于世界客观事物的理解也随着这个过程不断的进步和延伸出不同的认识。各个行业的技术都与日俱新,不停的进行着技术革命,不断的向前推动。制造各项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也不甘示弱,不断展现出新的面貌,研发出更加优质的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在所有的技术中,被归类为电力系统的一项优秀技术,它表现出了自身独有的特性,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表现出自己的完善机制。世界上不断地涌现出改革创新后的电力电子技术,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电力电子技术时代会延续很久,这个时代不会一时半会儿被替代,而这项技术会延伸到更多的方面去。有着灿烂的前景。
在各项教学环节中,实验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1-2].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强调实践教学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电路设计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电子技术教学的目标.在此目标下,电子技术的各教学环节之间应该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3-4].以实践为导向,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混合型教学体系,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构建一体化混合型教学体系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和电子实习,课堂外又有创新实验、开放实验和各种电子类竞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尽快掌握、领会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独立完成一些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5-6].在改革中,注重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改革以往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重新确立其在整个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7].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使实验、课程设计、电子实习及创新实验内容能够相互铺垫,相辅相成.实践内容应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技术方法,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课程设计、电子实习以及各类电子竞赛.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和创新的`多元化实践考核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混合型实践教学体系.电子技术课程总体上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2部分(见图1),这2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依托,理论体现内容,实践验证方法,最终整个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驱动教学过程.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而随着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的丰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今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创建传、帮、带以点带面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精英学苗,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保障机制.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化教育,近年来本科院校的扩招,使教师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受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及就业压力等影响,当今在校大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步入大学前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到大学生活中的自主创新学习模式.以各种竞赛吸引学生兴趣,利用创新实验项目驱动学生创造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以组织学生参加电子类竞赛项目为契机,结合实践课程环节完善以点带面交互渗透式的教学模式.即培训少数对电子设计感兴趣并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和电子实习教学过程中带动其他学生,辅佐教师进行指导.将课程设计、电子实习和竞赛培训作为一个整体环节,允许学生自由组队,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完成某个竞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和实习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开设了电子设计与制作选修课,将此选修课作为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课程中主要讲授在竞赛中应用的典型电路,不具体深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选修课结业后,选拔一部分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结合学生兴趣,建立一些实际项目.项目驱动学生学习,从而增进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是对以往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进,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地抛弃传统.在改革中,对实践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结合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更新.因此,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上,设定一些基础的内容与技能点,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基础的考试,而且必须通过才可视为考核合格.增加项目答辩的考核方式,学生提交项目报告,对项目组学员进行逐一提问,给以项目分数以及项目组成员单独的分数.允许学生以竞赛的成绩作为实践课程的成绩,增加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采取多环节考查、累积计分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灵活性,使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者相互穿插,课堂上布置实践项目,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教学的导向性.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建设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教师不会做工程,则无法带出善于做工程的学生.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开展应用性项目教学法,围绕某一实际项目实施教学.将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8-9],在注重实践基础技能培养的同时,紧跟电子科技发展步伐,通过不断地更新实践内容和创新项目,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带动教师科研灵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师,电子技术课程教师面临着工程与科研环境相对较差的困难[10-11].借助各种竞赛平台,通过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种竞赛的培训和比赛,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提升与锻炼.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同时,时刻关注科学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工程能力.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竞赛平台有助于教师本人完善知识结构,并且在指导竞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紧密,教师更加方便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其业务水平.
5结语
新器件、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推动着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但改革不意味着抛弃,创新更加需要牢固的基础理论.以实践为导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强调实践并加强基础,确立了混合式的教学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均得到了提高,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以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教学为例,实践表明,理论讲授、仿真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前言
“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类的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公式也比较繁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让他们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是比较困难的;但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渴望成功。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经典理论分析,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掌握必备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本文以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为例,在理论教学之后安排了Multisim10仿真分析以及电路板套件的焊接内容。
二、教学模式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课程的第一个放大电路,是最典型、最常用的放大电路之一。理解与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过程与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因此,我对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1.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取“设疑—解疑”的教学流程。即首先通过扬声器和助听器等例子引出“为什么声音能够放大”的问题,引出本节课要讲的放大电路。然后画出放大电路的结构图,根据结构图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其基本结构,分析各个器件的功能。
在理论教学中,即使采用“设疑—解疑”的流程以及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对概念理解程度依然较低。值得提出的是,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反映相关概念过于抽象,很难想象出信号在放大电路中传输的规律,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公式中的物理量很陌生。
2.软件仿真
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对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指导学生使用Multisim10软件对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绘制和分析。
学生在绘制放大电路的同时,能够更准确地记忆电路图,对电路结构能有更深地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静态工作点的分析:首先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静态工作点,其次在电路中添加电流表和电压表观察IBQ、ICQ和UCEQ的数值,最后比较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差异。学生对软件仿真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
在动态电路分析中,让学生添加示波器观察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波形,引导学生通过波形观察:①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②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振幅的变化;③添加负载以后,输出信号的变化。通过波形观察与输出,学生对电压放大倍数中的负号表示反相这一结论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在软件仿真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获得仿真成功,得到预期结果,学生会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在软件仿真教学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均能理解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清楚放大电路中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
3.电路板套件焊接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之前的电工学的学习中已经具备基本的手工焊接能力。鉴于此,我们设计让学生焊接套件“声控流水灯”。首先让学生拿出电路图,观察电路图中的放大电路结构,识别电路中的三极管、电源、电阻和电容等器件的作用,将元器件与电路图中相应位置对应起来,最后进行焊接。
该过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对放大电路的理解加深,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学生焊接的成功率较高,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探讨
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需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导向,“电子技术”课程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能力培养的平台。
[论文关健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折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雷求,是我多年探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科技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低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借,操作深奥难明,于是出现畏难、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有: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让学生学会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则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向通过多种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认为改进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加强兴趣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伯心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中专生一人校,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良机。不妨从课外辅导人手:其一,建立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门铃、防盗报替和双联灯等。刚开始时要简单些,多加肯定,志在激发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时,注愈选择电路,充分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及分析间题的能力。制作结束时,可把产品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树立榜样,使其产生“成就感”,产生榜样效应。其二,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开拓学生视野。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相关网页,了解维修电工、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及和专业有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觉确立努力方向,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其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人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四,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言传身教,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长久保持。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离课堂教学水平
传统的教学棋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纯理论教学。俗称“满堂灌”,己不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应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人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引入黑箱理论,注重实物教学
“黑箱,"BlackBox)是只知其输人和输出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者说“黑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从外部观测那些具有某种功能而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通过输人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响应,分析系统的状态过程,推断系统的行为,这就是“黑箱方法”。
比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课堂上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和PN结的形成过程,多数学生仍然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如在课堂中引人实物教学,可增加同学们的直观认识,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实物,直接告诉同学二极管具有只允许单方向电流通过的特性,然后讲解如何去判断二极管的管脚,接着再把含有二极管器件的实用电路(比如单向整流电路)向同学们展示,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二)重视演示实验,敬炼思维能力
在教材上有许多结论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的,如电感、电容在交、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电动机的控制等,如果照本宜科地去讲这些现象,缺乏说服力,学生可能很难接受,也不利于提高同学的思维能力。我在上课时把示教板带进教室,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演示,然后启发学生探究现象的本质。这样既让同学们得出结论,又能通过分析现象锻炼思维能力。
(三)增强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组织上,适当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四至五人为一组,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轮流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启发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形成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专业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目前学校对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视,增加了经费投人,添置了电工电子实验室、更新了电子实训室的设备,并有专人管理,创造了较好的实验条件。
在实验时,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一定要强化目标教育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评分标准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的同学初次接触实验,存在着对电的惧怕而缩手缩脚,这时,作为教师应注意引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强调注意事项,然后鼓励学生多动手,对每次实验表现突出的学生,将其组装的线路作为下一次同学实验的工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对不认真实验的学生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的“冒进”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操作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快.而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一些危害事故。 教学中可把整个实习教育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对元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元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元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元件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和对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先对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当然也可在课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以便在真正动手实验时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一些接线基本要求进行强化,然后在线路板上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要求,可结合评分标准进行强化;第四阶段。重在掌握和提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设计一些线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综上所述,既让学生明确各阶段目标,又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做到了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实习的效率。
实验结束时。学生中可能存在通电不成功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点。本人实在找不出,可让几个学生对共同出现的故障一起分析,教师引导,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成就感、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正确对待下一次实验。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对于线路组装中的故障,在社会实践应用中有广泛的体现,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对每次实习结果要进行严格的评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不良工艺现象,教师可灵活机动的改变评分标准。
四、加强作业环节,注孟能力培养
作业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反映学生对电路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应用和分析计算的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工程计算的基本训练和培养严谨科学态度的手段之一。从画电路图、解题过程到计算结果,都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作业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不仅只是严谨作风的培养,还可把学生从过去作业的纯数学计算的概念中,引向工程计算的责任感方面来。使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作业计算,正是未来工程计算及科研设计的基本训练,计算过程的逻辑性、条理性及数字的准确性,反映了一项工程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水平。
五、孟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为了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外,还必须密切注意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不断丰富、补充才能跟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比如现在流行的EWB}ElectronicWorkBench)软件,用作电路制作非常方便,我适时地把这个软件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在多媒体教室把这个软件的下载网址、使用方法教会同学,并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玛房使用,先从设计基本电路人手,慢慢地深人,应用到电路设计之中。
六、精心命题.严格考试纪律
考试成绩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所以试卷命题一定要精心准备,即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也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以把学生“考倒”为目的。认真组织考前复习,不提重点、不划范围,弓!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寻找课程的重点,使热衷于探题、套题的学生打消念头,老老实实地进行考前复习。考试中,严肃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使考试成绩能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由于电工电子课程的实用性较强,所以实验课也应单独考核,并计人总成绩之中。
综上所述,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电工电子课程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技术结合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
摘要:电力系统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用户对电力供应能力的需求。作为一项拥有较高综合性、技术性的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对于促进电力系统能够长久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分别从电工电子技术在不同电力环节内的应用入手,具体包括发电环节、输电环节、配电环节以及节能环节,就如何充分在该系统中充分发挥电工电子技术的优势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有关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层面较为广泛,如针对发电环节中的静止励磁、发电频率以及能源转换的应用;输电环节中柔性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等方面的应用;节能环节中对变动负荷电动机,以及提高有效功率等方面的应用。为此,要想有效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供应,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加强其在上述层面的实际应用。
1发电环节
1.1静止励磁
在电力发电环节,对静止励磁实施有效控制,是电工电子相关技术应用的重点方向。如技术人员可通过变频电源对电流频率实施适度调整,确保该发电系统能够保持在最大的发电功率,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技术人员对整体系统的调控管理能力,除此以外,在火力资源进行发电的系统中,该技术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技术人员可利用变频调速装置,有效处理该发电系统中效率低、能耗大等遗留性问题,从而为大幅度提高火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提供了有利基础。
1.2发电频率
这里以水力发电系统为例,在水力发电模式中,影响该体系发电频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域内水流速度或者压力等,都对水力发电体系有着根本影响,并且这些因素无法有效地被人为控制,因此,水力发电的频率也无法长期保持稳定。但是频率稳定是进行电力传输的基本要求,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水力发电体系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突破。然而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对水力发电过程中发电频率的控制,完美解决了发电频率无法有效控制的问题。此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发电系统,如在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工电子相关技术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核心作用。
1.3能源转换
与其他类型的资源相比,太阳能资源具有压倒性优势,并且随着社会上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对于缓解社会能源危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对于该系统发电功率较大的状况,如何切实将其内部的大功率资源转变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小功率电力资源,是当前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技术人员通过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完美处理了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难题,同时有效促进了大功率太阳能资源能够以人们可利用的功率形式进行电能输出,并进一步推动着太阳能资源向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
2输电环节
2.1柔性交流输电
虽说柔性交流电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短短数10年时间柔性交流电技术就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迅速成为当前电力输送环节中的中坚力量。不过传统的柔性交流技术因操作较为复杂,且应用面较为狭窄,因此,不能有效满足当前时代电力输送的要求。然而,技术人员通过在柔性交流输电环节中结合电动电子技术,不仅极大程度地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还有效增强了柔性交流输电环节中,电流输送的稳定性。
2.2高压直流输电
晶闸管换流阀是电工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中的应用标志,随着其在电力输送环节中的深入应用,电力输送体系也不断地朝着高效率、高水平、易操作的方向发展。晶闸管换流阀的大规模应用,不仅有效取代了输电环节中交直变压器的应用,使得电力输送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电流转换设备在高压直流输电环节中的移动性。
3配电环节
配电系统对于保障电力系统能够稳定、高效运行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为了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需要着重处理配电环节中的电能控制问题。在电能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在经过运输以及配电等步骤之后,才能供用户使用。在此环节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其电压、电流等发生改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用电设施都必须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如果电力配送无法达到稳定,不仅会导致电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对用电设施造成损伤,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技术人员凭借电工电子技术能够有效地在配送环节中对电力的频率、电压等进行严格控制,且在其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4节能环节
4.1变动负荷电动机
为进一步加强节约电能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加强发电系统的节能效果。工作人员在利用发电系统进行发电时,无论是哪种发电系统,本身都会在发电过程中消耗一部分能量,只不过不同的发电系统所消耗的能量高低不同。为有效节省发电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一方面,工作人员可通过在发电过程中,尽量减少其他形式能量的损耗,将系统中更多的能量能够顺利转变为电能传输给用户;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可通过尽量减少发电机本身所消耗的能量,来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总体来讲,无论是哪一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提升发电机的性能或者有效调节发电系统中变动负荷电动机的工作频率来实现节能的目的。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凭借电工电子技术来有效控制变动负荷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这也推动着发电系统中变频调速的应用不断走向成熟,从而有效实现了发电过程中对能源的节省。
4.2提高有效功率,降低能源损耗
在电能使用阶段,由配电厂所配送的电能除被用户使用之外,还有一部分电能则损耗在配送环节中以及各类电器工作的过程中,这样一来,除了会造成电能的浪费之外,还会对电能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有效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降低无谓的电能消耗,就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提高其有效功率。电工电子技术能够有效补偿电能产生以及输送过程中的无效功率,从而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大幅度提高电能的实际利用率,并有效确保用户能够安全用电。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无论是在其发电环节,还是配电、输电等环节,电工电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为进一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让广大用户安全用电、放心用电,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有效地将其应用到发电系统中,充分挥发其技术优势,推动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1]刘江.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3):41-42.
[2]周威.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的发展现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5):246.
【摘要】电子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就是电子技术课程,在这门重要的铺垫性学科单重,实践和理论环节相结合的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和学习兴趣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的来源就是教学中实践环节的缺失。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社会的人才需求是理论与动手实践能力俱佳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对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确定了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职院校;档案管理;问题及措施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于应用人才的需求扩大,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企业的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一体化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我国中专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缺少实践能力的难题。
1.实施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就是将电子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框架被打破,知识架构转为能力架构。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紧密围绕国家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进行教学[1]。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显著。在一体化教学的广泛采用中,中专人才培养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我国众多的中等专科学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汇总,积极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新建大量的实训室,并且采取适度规划来提升专业化水平。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设备生产、环境真实、管理企业、教师技术等方面的转化都得到有效开展[2]。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意义。一体化教学帮助学生会做、多做。感兴趣做;能够突出环境的真实性、可以共享和拓展。能够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岗位素质,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当前中专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受到我国中专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方面都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要提高当下中专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认识到当前中专学校的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对于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普遍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学习方法的总结方面,缺少自主能动性。种种原因都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的难度较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2.2学校对学生能力的评定不全面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很多的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普遍采用笔试成绩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电子技术专业的考核方法没有统一,实际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教学工作改革,考核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深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能够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当下,很多的陈旧教学方式低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很多的重视,考试的内容也缺少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这样就会造成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不够,学生的兴趣不高[3]。电子技术专业课本身就比较抽象难懂,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被削弱。
2.3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不够及时
中专学校的教师师资力量本身就相对薄弱,再加上上级部门的频繁检查和教学进度的影响,学生没有足够的经历专心钻研学术,也不能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的主要形式还是学生听老师灌输知识,不能够放开课堂的主导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4]。中专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这样的课堂很难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2.4推行一体化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一体化教学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部分学校打着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名号将教学课堂转移到实验室,但是名不副实,不能够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将老师的讲解地点进行了转变。学生面对复杂的电子实验无从下手,体现在理论知识的不娴熟。在讲解方面,对于学生的实验教学不到位,专业知识的模块化区分不够明显,导致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思路受到限制。我们能够将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进行把握,但实际的收获不大。
3.如何实施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引领学生将工作和学习情境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进行专业实习[5]。边学边做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要求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多方面的配合,帮助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加强,不断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给予中专教师足够宽松的空间,创新科学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模式,大胆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扩大教师技师化、课堂企业化。
3.1营造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载体是实现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的重要条件,要重视教材的选择,帮助构建一支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的教学工作。可以更为形象生动地将电子技术的专业课抽象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只有将完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提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获得进步。
3.2转变教学主体和教学载体
要通过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主导权下放,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让教学理论和选择缓解彼此结合,教师采用理论和实践分解将工作的实际情况真是反应在课堂上,利用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帮助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成果的总结,编著适合的教学一体化教材。
3.3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评价体系
电子技术的课程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典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积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改进,增加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不单纯考察学生的笔试成绩,而是综合考虑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通过布置具体的电子技术专业任务,开展小组学习的评价活动,教师进行辅助点评,帮助学生建立企业评价体系的适应性[5]。对于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进行进入企业的无缝衔接,不算做到中专教学的一体化改革。
4.结语
综上所述,中专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是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要求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多方面的配合,帮助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加强,不断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给予中专教师足够宽松的空间,创新科学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模式,大胆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扩大教师技师化、课堂企业化,扶持年轻教师,增设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学校与企业合作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全力推动一体化教学,稳步提高中专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效果,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中专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铁玉涛.如何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电子技术课堂效率[J].学周刊,20xx,35:114.
[2]杨海澜.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xx,03:70-73.
[3]朱素爱.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LED专业一体化教学[J].电子制作,20xx,Z1:118-119.
[4]孙艳萍,黄东安,侯雪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xx,01:45-48.
[5]万幸.电子信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思考与探讨[J].职业,20xx,31:46-47.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聘不到高级技能型人才矛盾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看法。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内容、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是建立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参照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修订而成的。实践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的项目少、且往往以理论设计为主,毕业实习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设计制作为辅,应用性不强。
(二)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编排在某些课程的实验中,且课时量严重不足,实训场所、师资力量缺乏,一个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十名学生实验、实训,教师讲解、演示几乎占用了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只能模拟教师重新验证一遍。
(三)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具体表现是,实践教学考核的随意性。多数实践项目的考核,都是与相关的课程一起综合评定完成的,实验、实训成绩比例通常不足课程成绩的一半。因实践场地受限、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对实践课学生的管理难以到位,学生有没有操作、操作过程和结论有没有错误,教师难以辨别,只要学生上了实验课,实践考核就算通过。实践考核成为学生最容易通过的项目。
二、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以实践性、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测试技术,电路设计与PCB技术的制作技术,现代电子设备的维护技术”等三项专业核心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以核心技能课程为主线,设置专门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立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训、电子测量与技能训练、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电路设计与制板Protel、AutoCAD、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实践技能课程。
在实践技能内容的安排上,将实践内容分配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几个层次,建立一个与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
改善、更新原有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实验室,增加电子仪器设备的品种;新建电子工艺设计制作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创新实验室;开发仿真实验室,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场所。
注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步步高、广州瑞通千里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旭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电子类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以缩小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加快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进程。
(三)实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的转化。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实训转化,如将“串并联电路分流、分压关系的验证”改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测试”,“日关灯电路的测试”改为“日光灯的安装与测试”等;大幅度增加实训项目内容,如“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板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等。这些实训项目的改革,强化的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改革实训主导地位。从“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动手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变革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专业知识的转化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目的,鼓励学生实训过程的多样化、实训结果的规定性和独创性结合。如:在“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训中,只给出“将220V/50Hz交流电压变换为输出6V稳定直流电压”要求,由学生自我完成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制作。学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设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可以是固定的6V直流电压输出、也可以是包括了6V的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可以是先仿真再进行实物制作,也可以直接进行实物制作;可以采用万能板安装制作,也可以自制印制电路板后、再进行安装制作。不拘一格的实训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的结合。对于较复杂的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本领;即复杂的实训设计制作项目,先运用Protel、AutoCAD、Multisim7等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得出最佳结果时再进行实际制作。通过“电脑设计-仿真-改进设计-制作-完善-创新”这种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缩短设计制作的时间,降低设计制作成本,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成功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制定好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40%总课时),加大设立实训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课程理论,但又有所突破。鼓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采用开放实训场所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场所,完成自己设想的项目或需要巩固的技能知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电子竞赛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电子竞赛,使学生在竞赛前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巩固和升华电子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社会团体-电子协会为平台,在业余时间开展电子知识讲座、电子作品小制作、电子产品维修、学生优秀电子作品展、获电子竞赛奖励学生的经验交流等活动;不定期地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行阶段性讲课、讲座或实训指导,注重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利用假期让学生去校外电子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践辅导,学生在电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大大缩小了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真正做到学校教学与实际的衔接、扩展。
多方位、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进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毕业之后的就业率。
(四)实践成绩评定的改革
采取实践教学单独考核、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竞赛成绩列入考核(创新考核)、实践项目和实训报告综合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使之对实践课教师和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都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
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求,对学生进行逐个现场操作测试评分。实训报告考核的主要内容:条理是否清楚,实训的内容、测试方法、实训结论、改进创新方法等是否齐全。创新考核是指根据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电子竞赛的情况(完成情况、获奖名次等),进行不同的加分。
三、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一)教师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践性课程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我院教师编写出版的实践性教材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Multisim7.0仿真设计、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等;其中,由我院教师主编的实践性教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入选为国家级“十一”规划教材,并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江西省的各类电子科技竞赛活动,并获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参加江西省及国家级各种电子竞赛获得多项奖励:其中12人获得一等奖、25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次获团体三等奖,1次获团体第3名。
(三)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好、专业素质高,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结束语
高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