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1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家倩在吃饭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做菜要做到能,性,味三方面的平衡。”

  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在中国,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1.2饮食对象的差异

  在《饮食男女》中,父亲呈上的佳肴,一眼望去,红绿相间,异常惹眼,每道菜都有其搭配的色彩和形式,这满满一大桌菜堪称是艺术品。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中国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食为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访问得出: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在以前,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家常食物,荤菜只有在节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日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现今,养生成了人们日常提及最多的话题了,素食的養生功效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所以菜食在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位置,主张素食主义。西方人过去以渔猎、养殖来维持生计,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现今也仍以荤食较多。

  1.3烹饪方式的差异

  片子一开头,朱师傅就以娴熟的手法在做松鼠鱼,切鱿鱼花片,鸭胗,去椒籽,蒸腊肉,扣肉,炖鸡汤,包小笼包等各类菜式,鲁川粤,包罗万象。镜头中厨房的刀架里竞插着几十把大小,宽窄不一的刀,真令人叹服。

  中国常用的烹饪技法就有24种: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氽、煮、烩、炝、腌、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这些各具特色的烹饪技法俨然已成为一种艺术,单单看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就已经品尝了一道道视觉盛宴。西方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制。

  2.餐桌礼仪对比

  说到饮食文化,不得不谈一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餐桌礼仪。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2.1餐具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得知,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中国人手中的筷子,上粗下细。拿在手中不棱不转,置之台面不滚不滑,夹菜入口不伤唇舌,这样直来直去且有方有圆的造型特征正是中国人性格的写照,是一种“温柔”的“中”与“和”;西方人手中的刀叉将一整块食物分割成若干,冷冰冰而生硬撕裂食物,没有调和与温柔,运用自身的力量对待盘中的食物,去肢解它、分离它、研究它,最后征服它,是一种“庄严”的“利”与“力”。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