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金融服务公司与农村信用社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关系,首先确保了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真正稳定,而且更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贴近农民、扎根农村、扎根县域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其次,金融服务公司也将会更加专注于贴近“三农”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促进农村信用社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以更充分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六、加快推动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
为贯彻落实中发[20xx] 1 号提出的“开展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精神,当前,应按照分类施策、确保农村金融稳定的原则,选择农村信用社基础良好地区,积极推动省联社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加快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之所以如此,一是虽然如文前所述,总体看,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股权结构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但全国农村信用社地区发展差异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进程不平衡等,导致各地改革条件、基础、环境有所不同。因此改革应因地制宜,不宜“一刀切”。
二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有所下降,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所弱化,需要更加注重确保农村金融稳定。因此,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需要分类施策、谨慎稳步推进,不能一哄而上。可在省级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国家有关部门选择农村信用社经营财务状况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金融风险较低的省份进行省联社改革试点。尤其是可优先将已经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省份作为试点对象。选择试点省联社应坚持优而精的原则,切忌大干快上,在确保有效防控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
一、提高职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措施
1.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
科学的决策机制是行政管理执行力提高的前提条件,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行政管理执行力提高的环境要素,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执行力的发展、提高将无从谈起。监督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监督职校发展策略、目标的制定;二是监督各部门对决策的执行情况。构建职校的监督机制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释放党在教代会中的组织空间,确保教代会的独立性、严肃性,使之与职校的行政机构相互平行、不交叉、不叠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各年级或部门发展策略、目标的制定应提交教代会进行审查和备案,确保策略、目标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和办学水平,然后由教代会把策略、目标转交给校方,并全程监督校方整体决策方案的制定。在决策方案下发给各年级或部门后,要求相关单位严格执行现有的细化和分解制度,明确各个组织环节的目标和责任,并对各个执行节点进行监督,设立具体时间和任务节点,对于不能在时间节点到达任务节点的组织机构进行评估,根据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比重划分责任并适当地调整任务节点,做到奖惩分明,且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评挂钩。此外,职校应设立校长与各级教代会的协调机制,既要确保执行力,又要避免过多地干涉学校事务。
2.提升专业化水平
执行力提高的关键还是人的执行水平的提升,没有人才的支撑,无论怎样的决策监督机制都无法确保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高。在当前的职校行政管理中,各行政岗位大多由原来的授课教师担任,尽管老师治校是职校的发展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专业行政管理人员才能显著提升行政机构的执行力。提高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有一下两种方法:一是从学校的教职工选择,让具有较高行政管理能力的人员处于关键岗位;二是从学校外部招聘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弥补职校在行政管理理论和经验的不足。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并严格遵循执行原则,采用专业的执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行政管理的执行能力。此外,职校应注重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培训,建立岗位培训机制,不断提升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纪律性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训,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执行力的重要性。二是加强沟通技能、执行技能、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扎实的技能和理论基础,确保执行活动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