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既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其特有的职业特征、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把育人的理念浸润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环节中,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创新成才,从而积极推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可见,校园文化建设与良好学风形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做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物质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反映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沉淀水平和模式。它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即整个校园内建筑规划与设计、校园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净化,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名人肖像、励志标语、格言等。它是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外部条件,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极其深刻。正如加拿大著名文学家、教育家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所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与环境。”漂亮的建筑、清浩的道路、优美的雕塑、美丽的花坛、宽敞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先进的师生活动中心、体育场等一流的校园环境使人们身心愉快、精神振奋、充满自信地学习、工作。为美化育人环境,校园建设应注重整体布局的设计与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学校每一面墙、每个亭、每一个雕塑、每一棵树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从而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3做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良好学风形成的保证
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学生的学习管理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等,它保证校园内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并调整校园内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农业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时,必须按照农业类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建立符合农业类高职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制度,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让学生认清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及早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建立教务制度,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综合化的课程或培训项目。在提高学生适应行业、适应社会方面,应建立校企合作,恰当地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具体做法是:走出去,通过实训、实习使学生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去,亲身感受企业文化;请进来,开设企业讲座,将企业文化带到校园。在校企合作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并使之合理有序运行。通过不断完善以前的各项制度,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促进良好学风教风形成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校内的各项活动有序化,保证良好学风形成。
4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关键
校园精神文化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是影响和指导学校师生的核心准则。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在不知不觉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学生在积极有益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容易激发上进心和竞争性,学习兴趣提高,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和方式,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文化活动的组织中应积极发挥三个载体作用。
首先是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载体。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学生来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贫困生多,就业压力大的农业类高职院校来说,应该改变以前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职业道德、心理和艺术等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认真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特别要加强校史教育,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